一 、 填 空 题 ( 每 空
1
分 , 共
2 0
分 )
1.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可分为( 液体制剂)( 固体制剂 )( 半固体制剂)( 气体制剂 )。
2.剂型按给药途径分为( 经胃肠道给药制剂)( 非经胃肠道给药制剂)。
3.剂型按分散系统分为( 溶液型液体制剂)( 胶体型液体制剂)( 乳剂型液体制剂)
( 混悬型液体制剂)( 固体分散体 )( 气体分散体 )。
微粒分散型
4.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中能否解离成离子及解离后所带电荷而分为(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5.等量的司盘-80()与吐温-80()混合后的 HLB 值是(
)。
6.表面活性剂中的润湿剂的 HLB 值范围应是(
7—9
)。
值可用于(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或亲水程度 )的分类,其数值越大表明亲(
水
)性越强。
8.肥皂是(
阴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可做(
)型乳化剂。
9.由 I 2 +KI→KI 3 可知,碘化钾是碘的(
助溶剂
),可增加碘的溶解度。
10.碘酊溶液中含有碘和(
碘化钾 ),后者的作用是(
助溶剂
)。
11.芳香水剂为(
挥发性
)药物的( 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12.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 g/ml 表示应为(
85%
)。以 以 g g/g 表示应为%
13.单糖浆的浓度为(
85%g/ml),糖浆剂中糖的浓度不应低于(
45 %g/ml)。
14.为增加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可加入稳定剂,稳定剂包括(
助悬剂
)(
润湿剂
)和(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等。
15.在复方硫磺洗剂的处方组成份中:沉降硫磺 30g,硫酸锌 30g,樟脑醑 250ml,甘油 100ml,CMC-Na 5g,加蒸馏水至 1000ml。CMC-Na 的作用为(
助悬剂
),甘油的作用为(
润湿剂
)。
16.乳剂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
密度差
)不同而分层。
17.乳剂由(
水
)相,(
油
)相和(
乳化剂
)组成。
18.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乳化剂的性质
)与(
乳化剂的 HLB 值
)。
19.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
HLB
)值和油水两相的(
量比
)。
20.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 分层
)。
21 乳剂出现的稳定性问题中属于可逆的有(
分层
)(
絮凝
)。
22.一般注射液的 pH 值范围应为(
4 4 ~9 9
)。
我国目前法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是(
蒸馏法
)。
23. 10ml 装量的普通药物注射剂的灌装增加量是(
)ml。
24.注射剂生产中加入 EDTA-2Na 是用做(
金属螯合剂
)。
25.延缓注射剂主药氧化的方法可加入(抗氧剂
)( 金属螯合剂 )( 惰性气体 )。
26.注射剂车间布局一般分为( 一般生产区
)(
控制区
)(
洁净区
)三个区,其中环境质量要求最高的是(
控制区
)。
27.注射用无菌粉末在临用前以(灭菌注射用水)水稀释。
28.工业筛的目数是指每(
英寸
)长度上孔的数目。
29.最细粉是指其中能通过(
七
)号筛的细粉含量不少于 95%。
30.细粉是指其中能通过(
六
)号筛的细粉的含量不少于 95%。
31.眼用散剂的粉末细度应达到(
200
)目。
32.制备散剂时,组分比例差异过大时,为混合均匀应采取(
等量递加法
)的方法。
33.药物粉末混合的方法有(
研磨混合
)( 过筛混合
)(
搅拌混合
)。
34.制备颗粒时首先加入( 物料、黏合剂、润湿剂
)进行制软材。
35.硬胶囊壳按其大小一般有(
8
)种规格。
36.空胶囊规格有( 8
)种,其中 2 号胶囊体积比 0 号胶囊(
小
)。
37.片剂处方中四大辅料是指(
填充剂
)(
润湿剂与黏合剂
)
(
崩解剂
)(
润滑剂
)。
38.在干燥物料的过程中,温度应(
逐渐或徐徐
)升高。
39.包糖衣的工序分为(
隔离层
)(
粉衣层
)(
糖衣层
)
(
色糖衣层
)(
打光
)。
40.眼膏剂的材料粉末细度应过(
200
)目筛。
41.凡士林属于软膏剂的(
油脂
)类型基质
42.软膏剂基质分为(
油脂性基质
)(
水溶性基质 )(
乳剂型基质
)三类。
的全称是(
二甲基亚砜
),软膏剂中起( 透皮吸收促进剂
)的作用。
44.乳膏剂分为( W/O 型
)( O/W 型
)两类。
45.栓剂基质分为(
油脂性基质
)和(
水溶性基质
)两类。
47.浸出制剂制备常用的浸出方法有(
渗漉法
)(
回流法
)(
循环回流浸出法 )、、(煎煮法)(浸渍法)。
索氏提取法
48.浸出方法中属于动态浸出的是(循环回流浸出法
)。
49.浸出制剂的浸出过程分为(
浸润
)(
溶解
)
(
扩散
)(
置换
)。
50.药典规定流浸膏剂浓度,每 1ml 相当于原药材(
1g
)。
二、单 选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列关于剂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剂型是药物供临床应用的形式 B.同一种原料药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制成不同的剂型
C.药物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D.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应用是相同的
3. 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是(
C
)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增溶剂 C.加入润湿剂 D.使用适宜的潜溶剂
4. 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的作用是(
D
)
A.延缓水解 B.防腐作用 C.增溶作用 D.助溶作用
5.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D
)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克氏点和昙点 C.胶团 D.适宜的粘稠度
、B 两种表面活性剂(HLB A =12,HLB B =4),按 W A :W B =3:1 混合使用,所得混合液的 HLB 值为(
C
)
.8
和 B 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其中 HLB A =15,HLB B =4,欲制备 HLB=10 的混合
乳化剂 100g,需 B(
B
)
B.45.5g
C.34.5g
D.65.5g
8.下列溶剂中属于半极性的是(
D
)。
A.蒸馏水
B.植物油
C.甘油
D.乙醇
9.对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D
)
A.液体制剂均应澄明
B.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C.含量应准确
D.常用的溶剂为蒸馏水
10.配制药液时,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
C )
A.润湿性
B.稳定性
C.溶解速度
D.溶解度
11.溶液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B
)
A.助溶剂
B.润湿剂
C.抗氧剂
D.增溶剂
12.碘酊属于哪一种剂型的液体制剂(
D
)
A.胶体溶液型
B.混悬液型
C.乳浊液型
D.溶液型
13.下列哪个不属于矫味剂(
A
)
A.润湿剂
B.甜味剂
C.胶浆剂
D.泡腾剂
14.高分子水溶液在低温时会发生凝固的现象叫做(
C
)
A.固化
B.溶胶
C.胶凝
D.沉降
15.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A
)
A.增溶剂
B.助悬剂
C.防腐剂
D.絮凝剂
16.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
C
)
A 增溶剂
B 润湿剂
C.助悬剂
D 絮凝剂
17.下列公式, 用于评价混悬剂中助悬剂效果的是(
C
)
A.ζ=4πηV/eE
B. f= W/G-(M-W)
C.β=F/F ∞
18.混悬剂中加入助悬剂是为了(
A
)
A.增加溶液的黏度
B.改变溶液的 pH 值 C.降低溶液的黏度
D.增加药物溶解度
19.在混悬液中加入适当电解质,使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体,此现象称为(
B
)。
A.乳化
B.絮凝
C.沉降
D.润湿
20.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C
)
A
乳化剂的 HLB 值
B
乳化剂的量
C 乳化剂的 HLB 值和两相的量比 D 制备工艺
21.乳剂的附加剂中不包括(
B
)
A.增溶剂
B.抗氧剂
C.乳化剂
D.防腐剂
O 型的乳化剂是(
C
)
A.硬脂酸钠
B.阿拉伯胶
C.硬脂酸钙
D.十二烷基硫酸钠
23.对乳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乳剂的基本组成是水相与油相 B.司盘类是 O/W 型乳化剂
C.W/O 型乳剂能与水混合均匀
D.外相比例减少到一定程度可引起乳剂转型
24.不属于均相液体制剂的是(
D
)
A.溶液剂
B.溶液型注射剂
C.芳香水剂
D.溶胶剂
25 在制剂中常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使用的是(
C
)
A.碳酸氢钠
B.焦亚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
26.无抗氧活性的物质是(
B
)
A.Vc
B. NaHSO 4
C. NaHSO 3
D. Na 2 SO 3
27.水针灌封后常用哪种方法灭菌(
A
)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热压灭菌法
C.煮沸法
D.火焰法
28.注射剂的灌封车间属于(
C
)
A. 生产区
B. 控制区
C.洁净区
D. 无要求
29.维生素 C 注射液中可应用的抗氧剂是(
B
)
A.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C.亚硫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30.注射剂灭菌后应立即检查(
D
)
A.热原
B.pH
C.澄明度
D.漏气
31.药典筛中孔最细的是(
C
)。
A.一号筛
目筛
C.九号筛
目筛
32.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号常用“目”表示,“目”系指(
A
)
A.每 1 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 B.每 1 平方英寸面积上的筛孔数目
C.每 1 市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 D.每 1 平方寸面积上的筛孔数目
33.关于混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混和的目的是使含量均匀
B.混和的方法有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
C.等量递增的原则适用于比例相差悬殊组分的混合 D.为使混合均匀,混合时间越长越好
34.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
D
)
A.均匀度
B.粒度
C.水分
D.崩解度
35.一步制粒法指的是(
B )
A.过筛制粒
B.流化喷雾制粒
C.高速搅拌制粒
D.大片法制粒
36.一步制粒机完成的工序是(
C
)
A.制粒→混合→干燥
B.过筛→混合→制粒→干燥
C.混和→制粒→干燥
D.粉碎→混合→干燥→制粒
37.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
B
)
A.药物的水溶液
B.有不良嗅味的药物 C.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D.吸湿性强的药物
38.下列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硬胶囊剂的是(
C
)
A.小剂量刺激性药物
B.难溶于水的药物
C.吸湿性强的药物
D.光敏药物
39. 同一药物化学稳定性最差的剂型是(
A
)
A.溶液剂
B.颗粒剂
C.胶囊剂
D.散剂
40.制颗粒的目的不包括(
B
)
A.增加物料的流动性
B.避免粉尘飞扬
C.减少物料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增加物料的可压性
41.现制备某片剂 1000 片,得到 305.5kg 干颗粒,加入滑石粉 3kg,则每片片重应为(
B0.3085g
C.0.3355g
42.下列辅料既可作填充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良好崩解作用的是(
D
)
A.糊精
B.甲基纤维素
C.滑石粉
D.微晶纤维素
43.不属于湿法制粒的方法是(
B
)
A.过筛制粒
B.滚压式制粒
C.流化沸腾制粒
D.喷雾干燥制粒
44.可作为肠溶衣的高分子材料是(
B
)
A.丙烯酸树脂Ⅳ号
B.丙烯酸树脂Ⅱ号
C.丙烯酸树脂 E 型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45.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是(
B
)
A.应均匀、细腻,稠度适宜
B.含水量合格
C.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
D.含量合格
46.以凡士林、蜂蜡和固体石蜡为混合基质时,应采用的制法是(
A
)
A.研和法
B.熔和法
C.乳化法
D.热熔法
47.用于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穿透性的物质是(
A
)
A.羊毛脂
B.硅酮
C.石蜡
D.植物油
48.软膏剂中加入能增加药物透皮吸收的成分称为(
A
)。
A.促透剂
B.润湿剂
C.基质
D.附加剂
49.在浸出过程中有效成分扩散的推动力是(
B
)
A.粉碎度
B.浓度梯度
C.pH
D.表面活性剂
50.药材始终与空白溶剂接触,保持最大的浓度差的浸出方法是(
D
)。
A.煎煮法
B.浸渍法
C.回流法
D.渗漉法
51.浸膏剂的浓度标准为 1g 药材相当于原药材(
D
)。
A.10g
B.20g
C.1g
~5g
52.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通常为( A
)
A.1g 相当于原药材的 2-5g
B.1ml 相当于原药材的 1g
C.1g 相当于原药材的 5g
D.1ml 相当于原药材的 2-5g
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关于剂型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按给药途径不同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与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B.按分散系统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剂型的特征
C.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是按制法分类的
D.芳香水剂、甘油剂、胶浆剂都属于均相系统的剂型
E.按形态分类,仅包括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类剂型
2.剂型按形态分为(
ABDE
)
A.液体制剂 B.半固体制剂 C. 浸出制剂 D.气体制剂 E. 固体制剂
3. 药物剂型分类可以(
ABD
)
A.按形态分类
B.按给药途径分类
C.按中西药命名分类
D.按分散系统分
E.按药物颜色分
4.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有(
ABCD
)
A.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可以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C.可使药物产生靶向作用
D.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E.方便患者使用
5.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作用(
ACDE
)
A.增溶 B.助溶 C.润湿 D.去污 E.杀菌
6.吐温的全称为(
B
)作用为( E
),司盘的全称为(
A
),作用为(
F
)。
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C.山梨醇脂肪酸酯
D.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
W 型乳化剂
O 型乳化剂
7.可在口服液体制剂中选用的防腐剂有(
ABD
)
A.羟苯酯类 B.苯甲酸 C.新洁而灭 D.薄荷油 E.胡萝卜素
8.肥皂类的表面活性剂按结构分包括(
AD
)
A.高级脂肪酸盐
B.硫酸酯盐
C.低级脂肪酸盐
D.季胺盐
E. 磺酸盐
9.属于表...
相关热词搜索: 药剂学 习题 答案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