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演说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2021幼儿园中班教案样本2020

 2021 最新 幼儿园 中班 教案本 样本 5 篇 1.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 10 一、活动目标:

 1.感知 10 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 10。

 2、理解 10 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 10 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 10。

 难点:学习数字和图片进行匹配。

 三、活动准备:

 八戒图片一张、各种各样的水果、数字卡片、 四、活动过程:

 (一)、拍手 师:这是几? 生:这是 3; 师:你拍几? 生:我拍 3(x x x) 教师出现 9 以内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拍手表示,复习 9 以内的数。

 (二)、学习活动,认识数字 10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新老师,我们一起来和新老师们打声招呼吧(新老师你们好)。今天我们班除了来了这

 么多的新老师,还来了一位很特殊的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出示猪八戒的图片) 师:猪八戒今天是来我们班可是有个艰巨的任务的,他是帮他的师父来找水果的,瞧,老师为他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学生说一说。) 师:这么多的水果,你们知道他们各有几个吗?分别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认识数字 10 并理解 10 的实际意义 师:看西瓜有几个?(9 个)诶呀,不好意思,这里还有个西瓜,不小心被老师掉在了地上,现在我把它放回去,现在一共有几个西瓜呢?10 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师:10 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 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 10 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 10 永远 1 在前,0 在后面) 师:

 师:数字 10 除了可以表示 10 个西瓜,10 个草莓,10 个桃子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在身边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数量是10 的物体。

 生自由回答(如:10 张小椅子、10 个本子、10 本数)。

 师:找一找我们身上有没有 10?(我们有 10 个手指,10 个脚趾头。) 3、练习巩固 师:刚才老师说猪八戒今天来是干什么的?(找水果)

 师:那他要找什么水果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猪八戒找水果这一课,看谁动作最快! 师:猪八戒手上拿的是数字几啊?(10)原来猪八戒要找到与她手上数字一样多的水果,接下来请小朋友帮助猪八戒找到数量是10 的水果,把它和猪八戒手上的数字连起来。

 (三)、拓展:找朋友,巩固对数字 10 的理解。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一个新的数字娃娃 10,它听说中班的小朋友画画可好了,下面数字娃娃 10 想请小朋友给它画好朋友,那你们想想你准备画什么,画几个送给它做好朋友?(请几个幼儿说说)为什么要画 10 个? 幼儿作画。

 画好后,请个别幼儿说 10 个什么送给 10 做好朋友。今天数字娃娃 10 看小朋友给它画了这么多好朋友好开心啊,谢谢小朋友。

 (四)、游戏:数糖果。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我也有奖品送给你们呢!奖每个小朋友 10 粒糖,请你想一想,如果不满怎么办?如果多了又怎么办呢? 完成后请给后面的老师检查,分享糖果。

 2. 中班社会活动:会说话的标志(教案)

 一、目标:

 1、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标志,并了解其作用与意义。

 2、大胆想象并表述自己的见解,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通过活动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准备:

 1、故事 FLASH,电视机,电脑; 2、各种小图片(行人、自行车、小汽车); 3、部分公路场景图片。

 三、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标志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叫《兔子先生去散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森林里有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兔子先生的家,这一天天气很哈,兔子先生想到外面去散步,走呀走,走呀走,耶!看到了一个牌子,那是一个标志,可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 1:“桥,像是一座桥。” 幼 2:“门。” 师:“是不是呢?我们跟着兔子先生向前走吧。” “小朋友真厉害,真的是一座桥,刚才的标志就是 ‘前面有桥’的意思。继续跟着兔子先生去散步,走呀走,走呀走,又遇到了一个标志,看看这个标志又是什么意思呢?” 幼 1:“一个圆圈” 幼 2:“前面有个洞”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跟着兔子先生向前走。”咚隆~~~“怎么啦?”

 幼:“掉到洞里去了。” 师:“兔子先生掉到了洞里,幸好遇到小老鼠才走出了洞穴,回到了地面上。” “小老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标志,然后就掉到洞里去了呢?” 幼 1:“一个圆圈。” 幼 2:“一个洞的标志。” 师:“那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前面有洞的意思。” 师:“以后小朋友看到这个标志可要注意了哦。” 2、生活中的标志,遵守规则。

 师:“除了兔子先生散步时遇到的标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标志,看看小朋友认不认识,知不知道他们的意思?” (1) 红绿灯 师:“我们看到这个标志应该怎么做呢?” 幼:“红灯停,绿灯行” 师:“那黄灯是什么意思呢?” 幼:“黄灯亮了停一停。” (2)人行横道 师:“这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 1:“斑马线。” 幼 2:“人在斑马线上走。”

 师:“这是一个人行横道的标志,意思是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3)禁止鸣笛 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它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喇叭。” 师:“有了这条线是指什么意思?” 幼:“不可以吹喇叭。” 师:“这是一个禁止鸣笛的标志,特别是在医院、学校还有住宅区都有这个标志,提醒大家禁止鸣笛。

 3、马路上的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标志,特别是马路上的标志,你们看,这是一条马路,有行人、自行车、汽车他们都在这里经过,但是怎么走呢?谁来说说看?” (请个别幼儿上前指一指,说一说。教师贴上标志、介绍自行车、电瓶车走的地方是非机动车车道,汽车开的地方是机动车车道,有一格一格砖头的地方式人行道) 师:“看,有了这些标志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行人、自行车、汽车怎么走了。老师在你们的椅子下面放了一些小图片,等下请大家拿出来,看看你拿到的小图片是什么,应该在哪里行走?” (幼儿拿图片,交流自己的图片内容) 师:“请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的是什么?它应该在哪条道走? (个别幼儿上前指一指,并将图片贴上去)

 师:“其他的小朋友请你们也根据这些标志,让这些小图片上的自行车、汽车、行人走在正确的地方。(其余幼儿上前粘贴小图片)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掌握了马路上的规则,以后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记得哦。” 4、总结,生活处处有规则 师:“其实生活中除了马路上的规则,还有其他很多的规则要大家来遵守的,比如说看书时的规则,上下楼梯的规则……下了课之后请大家讨论一下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3. 中班数学:大大小小的水果

  一、设计意图 水果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也较喜爱的食物,选择其为内容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数学学习不枯燥、且更有生趣化。幼儿现有的能力水平已经能准确点数、判断一种物体 10 以内的数量,而这一活动则是让幼儿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 7 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且能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的多与少,通过老师的适时的介入,巧妙引导幼儿自主的学习,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 7 以内数量的多少。

 2、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的多与少。

 3、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教师与同伴的发言。

 三、活动准备 1、水果展示台,大数卡(5、6、7),大红布一块。

 2、7 个小桔子,6 个苹果,5 个大梨子;毛绒玩具:兔子。

 3、水果标记卡,大范图一张。

 4、学具:幼儿用书第 23 页《谁拿的水果最多》。

 5、投影仪。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给水果分类 1、师: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兔子先生说:“我的水果店要开张了,可是这么多的水果混乱的放在一起,既不整齐也不好看,拿起来也不方便,顾客肯定不愿意到这儿来买水果,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2、幼儿根据水果图片标记分类摆放。

 (评析:导入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尝试对水果进行分类,这个环节是非常简单的,分类对我们中班的幼儿来说是力所能及的。在活动一开始时,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将混乱的水果进行分类及整齐的排放,孩子们做的非常好。) 二、集体感知水果的数量 1、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店里有桔子,苹果、梨子,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三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并把水果匹配数字。

 2、“为什么不是大的更多呢?它排的队伍最长呀?

 小结:数量的多少不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或大小来比较,是根据数量的个数来比较。

 3、比较多少除了刚才的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了吗?(一一对应) 总结:比较水果的多少,可以有三种方法:数数、一一对应和数量比较。

 (评析:在感知数量、比较数量的环节中,引导幼儿了解了三种方法:计数比较(幼儿集体探索出来的)、一一对应比较和相应数字的比较(教师引导); 其中,一一对应比较是一个难点,这一比较方法的前提是每种水果需要垂直对齐,通过辨别最长和最短来比较最多和最少,而幼儿对一一对应的概念似乎非常模糊,从幼儿的即时反应中,可以发现孩子们对这一比较、感知的方法并不能理解; 数量和数字是幼儿熟知的内容,但有部分幼儿对数字的大小概念并不清楚,因此幼儿只能通过数字感知数量,而不能通过数字大小对其进行比较) 三、幼儿集体操作:《谁拿的水果最多》 图片有谁?它们手里拿得是什么水果?有几个?请你在下面的记录格里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好吗? 幼儿操作,师作辅导。

 集体讲评,在投影仪上展示一幼儿的结果,集体核对。

 (评析:此环节是对本次活动的效果做了检测,也巩固了以前的记录方法。) 四、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4. 中班艺术:快乐的小闹钟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中班艺术领域的音乐活动课,教材选自于奥尔夫音乐。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更能够激发她们的兴趣,4 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具有浓厚的兴趣,而节奏活动正是幼儿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我们班的孩子对各种声音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我将音乐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所以我班的孩子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三拍的节奏型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于是我通过活动课《快乐的小闹钟》让幼儿感知掌握三拍节奏型。我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和乐器,借助于多种感官,以鼓励、赏识的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够倾听音乐,感知闹钟指针摆动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并会打出音乐中的节奏;难点是感受音乐的同时能用乐器表演出音乐中的节奏。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知闹钟指针摆动三拍后会出现闹铃响的规律。

 2、能用乐器演奏音乐中闹钟指针摆动的声音和闹铃响的声音。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积极情绪。

 活动准备:小闹钟一个,上课所需音乐,乐器:响筒、手摇铃,用废旧物制作的音乐图谱:小手和电话线。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活动室,成半圆坐下 师:来孩子们让我们听着音乐快乐的跳舞吧。

 二、出示小闹钟,引出活动内容 (一)引出活动主题小闹钟 (在幼儿刚坐稳时,小闹钟发出响声) 师:咦?让我们看看这是什么发出了响声啊? 师:哦原来是小闹钟,我们看看小闹钟里都有什么?(引出指针) 师:来让我们听一听小闹钟的指针在摆动的声音吧?(播放音乐) 1、感知小闹钟摆动的样子

 师:小闹钟的指针在摆动的时候会发出嗒嗒嗒的声音,谁来用身体动作来模仿一下小闹钟的指针是怎样摆动的并发出摆动的声音?(个别提问,孩子自由想象) 师:那现在让我们站起来,自己来模仿一下小闹钟的指针在摆动的样子吧,谁做得好我就学做她的动作。(播放音乐) 师:你们做得真棒,请你安静的坐在座位上吧。

 2、小闹钟对我们的帮助是什么? 师:小闹钟的指针会嗒嗒嗒的摆动,叮铃想起来了,它会帮助我们怎么样呢? (看好时间上幼儿园不迟到,起床) 三、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一)倾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师:对你们说得真棒,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下面让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吧。(播放音乐) 师:孩子们刚才的这段音乐中你都听见了什么声音啊?(引导幼儿说出有小闹钟的指针在摆动的嗒嗒声和小闹铃叮铃响的声音) 师:小闹钟的指针摆动几下后我们听见了闹铃叮铃响的声音呀?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很有意思的图谱吧,在这个图谱中我们会找到答案。图谱中有可爱的小手,它可以表示小闹钟指针在摆动的声音,一个小手我们就拍一下手表示,这个像短线的电话

 线,它可以表示小闹铃叮铃响的声音,看到这个图时将双手举高抖动一下,让我们来听着音乐,打打节奏试一试,从中找到答案吧。(播放音乐) 师:孩子们小闹钟的指针到底是摆动了几下后发出了叮铃铃的声音呀?

 (二)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师:对,是小闹钟的指针摆动了三下后发出的声音,那我们能不能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闹钟和小闹铃的声音么?谁来试一试呢?(个别提问全班跟做,引导幼儿用拍退拍肩动作表现) 师: 你们做得真好!来表扬表扬自己吧。

 四、出示乐器,进行演奏 (一)认识乐器,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1、知道乐器是谁的声音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出的声音有点小,你们想不想让小闹钟和小闹铃的声音更好听呀?那我们就要请乐器宝宝来帮忙了,那我考考你们,你们认识它么?出示响筒,响筒我们可以演奏这个音乐的什么声音呀?(闹钟指针嗒嗒嗒的声音)出示手摇铃,手摇铃可以演奏什么声音呀?(闹钟发出叮铃铃的声音) 师:乐器宝宝就在我们的凳子下面让我们轻轻的把它拿起来吧。小闹钟嗒嗒嗒的声音在哪里呢?(幼儿用响筒发出...

相关热词搜索: 中班 样本 教案

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