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演说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心内科健康教育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内科健康教育文档(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心内科健康教育文档(精选文档)

循环内科健康教育手册 开原市中心医院 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心衰。

  二、告知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忌饱餐。

  三、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可不限制日常活动,但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 Ⅱ级者可不限制日常活动活动,但应增加休息;

  Ⅲ级者应限制日常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Ⅳ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对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活动要以不出现心悸、气急为原则,夜间睡眠要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

  四、1、硝普钠扩张血管作用非常强而快,有恶心、不安、头痛及低血压等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告知患者及家属勿自行调节。

  2、服用洋地黄制剂时,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若脉搏<60 次/分,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黄视或绿视等毒性反应时,及时发现及时给予处理. 3、服用利尿剂时,多食红枣、橘子、香蕉等含钾高的食物。出现低钾症状时及时报告处理。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

  2、宜进食低脂清淡饮食,忌饱餐和刺激性食物,预防便秘、忌烟酒. 3、呼吸系统感染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诱因,有感染征兆及时就医. 4、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要慢,幅度要小,必要时需要家属扶持. 5、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应用适量的镇静药和安眠药。

  6、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告知患者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储备力,提高活动耐力,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的健康教育 一、指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心胸开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各种精神刺激。

  二、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特殊检查及治疗的知识,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惧感,以免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

  三、1、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患者,饮食无特殊要求,给予普通饮食即可。

  2、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应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3、对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应针对具体情况给予不同饮食,低血钾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如柑橘类、香蕉等,高钾时,应限制含钾的食物. 4、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时,应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心衰。

  5、避免食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限制饮酒. 6、保证食物中钾、镁、钙的摄入,以维持体内电解持平衡,有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7、少食多餐,避免地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协助患者去枕卧位,抬高头部和下肢 150 -20 0 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出现心力衰竭时,协助患者半卧位,以减轻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

  五、1、指导患者正确、按时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2、正确认识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利多卡因可致头晕、嗜睡、视力模糊、抽搐和呼吸抑制,因此静脉注射不宜超过 300mg/2h。

  (2)苯妥因钠可引起皮疹、WBC 减少,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 WBC计数。

  (3)普罗帕酮易致恶心、口干、头痛等,故宜饭后服用. (4)奎尼丁可出现神经系统方面改变,同时可致血压下降、QRS 增宽、QT 延长,用药期间须定期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 (5)洋地黄制剂,服药前应测脉搏,若脉搏在 160 次/分以上或 60 次/分以下,均需报告医生。

  (6)阿托品有散瞳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副作用有尿潴留、视近物模糊、幻觉、口干、直立性低血压等。

  (7)美西律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扮演。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眼花、震颤等,严重时可出现共济失调、感觉异常甚至抽搐等 神经系统症状。

  (8)乙酰胺碘酮:口服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出院指导:

  1、告知患者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1)睡前不宜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者,睡前不宜进行谈话,不宜晚睡。

  (2)轻度心律失常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

  (3)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测量各种心律失常脉搏时,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 1 分钟. 3、嘱患者饮食不宜过饱,保持排便通畅. 4、积极预防治疗原发疾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5、正确选择食谱,应选低脂、易消化、清淡、富含营养、少量多餐饮食;合并心力衰竭及使用利尿剂时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多进含钾的食物,以减轻心脏负荷和低血钾症而诱发心律失常。

  6、安装起搏器者忌到有磁场、电场的场所,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应随身携带诊断卡和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药物。

  7、定期复诊,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心绞痛健康教育 一、 告知患者消除生活中的紧张刺激因素,增强适应和应付能力。

  二、 坚持服用抗心绞痛的药物。

   三、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低胆固醇膳食为宜。

  四、 发作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缓解期可适当增加活动量. 五、 告知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并指导其自行监测药物副作用, 1、 硝酸甘油应放在易取之处,并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6 月更换一次。

  2、 由于药物导致血管扩张,服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头部胀痛,头昏、心动过速、心悸等不适。

  出院指导 一、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急性发作期间应就地休息,缓解期注意劳逸结合. 二、 嘱患者进食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三、 正确使用心绞痛发作期及预防心绞痛的药物,定期复诊。

  四、 告知患者洗澡时应让家人知道,且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能可反锁. 五、 如疼痛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服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伴出汗等,应即刻由家属护送到医院就诊,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一、 告知患者心肌梗死是可治愈的,应积极配合医疗护理,解除焦虑。

   二、 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1、 发病初期,应少量多餐,心流质为主,每日 6-7 次,每次 100—150ml . 2、 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稀米粥等。

  3、 病后 6 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4、 补充维生素 C 和微量元素,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防止并发症。

  5、 适当进食粗粮杂粮,薯类及瓜果以增加食物维素的摄入,预防便秘. 三、 目前主张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早期康复。

  1、 急性期卧床休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负荷. A、 急性心肌梗死 1-3 天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协助患者完成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减少探视。

   B、 第 4—6 天,卧床休息时可在床上坐位、上、下肢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C、 一周后,可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

  2、 由于卧床活动量减少,患者易发生便秘。因此,要进食水果、蔬菜等,必要时给予泻剂或开塞露。

  四、1、扩血管药物,其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可预防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常会引起头痛,停药后症状会消失。

  2、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在有效的血药浓度下才能发挥作用,应按间 隔时间用药. 3、止痛药物可扩张外周静脉和小动脉,降低心脏负荷,同时镇痛又可减轻患者紧张和烦躁不安,使用时注意神志、血压及呼吸的变化。

  4、硝酸脂类药物:静滴速度宜慢,不是擅自调节滴速。

  5、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发病不足 6 小时者,可遵医嘱进行溶栓治疗,有脑血管病病史,活动性出血和出血倾向,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为溶栓禁忌症,溶栓前收缩压应不小于 90mmhg:有皮肤黏膜出血、便血、尿血等,苦有出血应停止溶栓,并积极处理。

  出院指导:

  1、 告知患者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活动,时间循序渐进.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限酒、忌饱食、注意保暖. 3、 适当进食粗粮杂粮,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4、 遵医嘱长期口服Ⅱ级预防心脑血管药物阿司匹林 100mg/d,学会自行监测脉搏。

  5、 指导患者定期检测脉搏,有异常症状或体征,及时就医。

  6、 若无并发症,心肌梗死后 6—8 周可恢复性生活,但应适度。

  风湿性心瓣膜病 一、 本病始发于青年和儿童,患者大多情绪低落,应开导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刺激。

  二、 饮食宜少量多餐,限制脂肪,多食清淡、高蛋白、高糖饮食和 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心衰、水肿明显者宜进食低盐饮食 2—3g/d,多食含钾食物. 三、 风湿热患者卧床休息,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半卧位,关节肿痛者,应保持舒适体位,采取热敷、接摩、理疗等,坚持适度运动. 四、 该疾病要长期服药,告知其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副作用。

  出院指导:

  一、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二、 鼓励患者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但避免过度。

  三、 在接受牙科治疗及各种侵袭性检查或治疗时,应告知医生目前服用抗凝剂。

  四、 长期服用地高辛的患者,要坚持服药并注意副作用. 五、 育龄妇女应积极避孕,或在医师指导下控制好分娩时机。

  六、 告知患者出现明显乏力、腹胀、纳差、下肢水肿、胸痛、心悸、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 该病病程较长并伴有一定的身体不适,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二、 1、食物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易消化半流食或软食为主。

  2、贫血者在补铁剂时应注意药物和饮食的搭配,保持口腔清洁,心功能不全、进食低盐饮食. 3、 增加粗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三、 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保持安静、减少探视,急性期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活动。

  四、 1、告知患者药物的副作用并会自行观察。

  2、 合理保护血管,经常变换穿刺部位。

  3、 若内科治疗不能积极控制感染,应尽早手术。

  五、1、指导患者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选择血培养的时机,高热时做好物理降温。

  2、嘱患者避免过度活动防栓子脱落导致栓塞。

  出院指导:

  一、 指导患者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

  二、 少食多餐,限制水的摄入,多食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 三、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若体温超过 38℃或体重减少,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并观察副作用. 四、 有风湿性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需注意口腔卫生,术前或器械检查前预防有抗生素. 五、 避免过度疲劳,防止感冒和着凉。

  急性心包炎健康教育 一、 指导患者消除精神紧张、恐惧,积极配合治疗,实施心包穿刺抽液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消除不安。

  二、 告知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如有水肿限制钠盐。

   三、 1、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时,采取半坐卧位或前倾坐位。

  2、 急性心包炎早期,活动受到限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 3、 渗出性心包炎,如果液体增长速度较快或量多时,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指导其时卧床。

  四、 药物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出院指导: 一、 充分休息,并保持情绪稳定,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二、 遵医嘱按时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三、 结核性心包炎病程长,应坚持治疗,而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易复发,部分可演变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应积极治疗. 四、 预防并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五、 定期复查。

  缩窄性心包炎的健康教育 同“急性心包炎”健康教育 扩张型心肌病健康教育 一、 指导患者会调整,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悲观情绪,增加治疗信心. 二、 1、心肌病患者宜给予低钠、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和产气食物。

  2、 限制钠盐摄入并适当控制水分及食量,避免发胖,以减轻心脏负担,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时应控制食盐量低于 6g/d。

  3、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的供给,如大豆、鱼类等,限制动物脂肪。

  4、 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排便通畅. 5、 戒烟限酒。

  三、1、以左心衰呼吸困难为主的患者,指导患者半坐卧位,可以减轻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以右心衰组织水肿为主的患者,避免下肢下垂和某种固定姿势的卧位,应间歇性抬高下肢,侧卧位,平卧位,半坐卧位交替进行。

  2、心衰症状明显,伴严重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头昏甚至晕厥的患者,嘱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

  3、出现全心衰竭时,指导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和按摩,防止血栓形成。

  4、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制订日常活动计划. 四、1、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做好长远药疗的思想准备,不急于求成,不轻易中断。

  2、等会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异常及时就诊。

  3、应用洋地黄的患者应注意洋地黄毒性反应,有症状及时就诊. 4、应用利尿剂时,应避免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

  5、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情况,防止心衰加重,同时注意脉搏、血压及心率变化,以免发生心动过缓。

   出院指导:

  一、 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确定患者出院后的活动量,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最大活动量的指征,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二、 合理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三、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四、 坚持长期服药,告诉患者常用药物的副作用,让患者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

  五、 避免患者情绪刺激,鼓励、开导患者,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必要时卧床休息,女性患者不宜妊娠. 七、 定期门诊随访,症状加重应立即就诊. 肥厚型心肌病健康教育 一、 心理、饮食、休息运动指导,见“扩张型心肌病”。

  二、 用药指导 1、 见扩张型心肌病;

  2、 注意硝酸酯类药物禁用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3、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头晕、黑曚、心绞痛,...

相关热词搜索: 标签 健康教育 文档 心内科健康教育文档 心内科健康教育文档内容

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