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计算题
1.某二级公路连续纵坡设计时第一坡段纵坡为7%,长度为200米;第二坡段纵坡为6%,长度为300米,则第三坡段纵坡为5%的坡长最多可拉多长?
纵坡长度限制表(米)
5%
6%
7%
900
700
500
.解:设第三坡段最多可拉X米
则有 解得故可拉154.28米
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8+980、K9+060、K9+150、K9+220的路基设计标高。
.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米)
(米) (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9+035.5
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
(米)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 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
(米)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 0.035=65.991(米)
3.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米)
由 和 有
得 (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米)
(米) (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 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 K15+576.28
五、计算题
1.某路段两两相邻桩号分别为K1+250(1点)、K1+276(2点)和K1+300(3点),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38.2M2、AT2=15.2M2、AW2=16.1M2和AW3=47.5M2。计算K1+250——K1+300路段的填方数量、挖方数量、利用方数量等
解:(1)K1+250——K1+276段
(2)K1+276——K1+300段
(3)计算此路段的土石方体积
填方体积为:694+182=876立方米 挖方体积为:211+763=974立方米
本桩利用方体积为:211+182=393立方米
五、计算题
1.某单圆曲线,交点桩号为K1+469.230,转角为a=51°41′24″,若要该曲线外距控制约为10 m, 试确定该曲线的平曲线半径(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并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解:①由、得:
依题义取:R=100米
②计算曲线要素如下:
③计算主点桩号如下:
2.公路上某平曲线交点桩号为K1+469.230,偏角,为了使曲线长度超过300米,试确定该曲线的平曲线半径(取百米的整数倍),并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解:①由、得:
依题义取:R=3000米
②计算曲线要素如下:
③计算主点桩号如下:
5.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为400米,缓和曲线长为80米,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米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解:①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米点坐标计算如下:
由 得
②缓和曲线终点坐标计算如下:
由 得
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JD8: K3+425.982
K3+311.099 K3+346.099 K3+492.155 K3+527.155
JD9:K4+135.169
<![endif]> =K4+047.436 =K4+221.135
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
(K3+425.982)-(K3+311.099)=114.883(米)
(K3+527.155)-(K3+311.099)=216.056(米)
(K3+346.099)-(K3+311.099)=35(米)
或=(K3+527.155)-(K3+492.155)=35(米)
QZ的桩号:=ZH+L/2=(K3+311.099)+216.056/2=K3+419.127
(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
(K4+135.169)-(K4+047.436)=87.733(米)
(K4+221.135)-(K4+047.436)=173.699(米)
QZ的桩号:=ZY+L/2=(K4+047.436)+173.699/2=K4+134.285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
JD8—JD9间距=114.883+[(K4+047.436)-(K3+527.155)]+ 87.733=722.897(米)
所夹直线长度=(K4+047.436)-(K3+527.155)=520.281(米)
7.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35米,切曲差J=1.25m;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
解:(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
由得(米)
(米)
有:
(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
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K9+977.54)+1.25=206.40(米)
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
直线长度=交点间距-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8.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400米,交点桩号为K8+075.756,偏角,若缓和曲线长度为70米,试计算该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解:①计算平曲线几何要素
②计算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ZH:
HY:
QZ:
YH:
HZ:
1.某路段两两相邻桩号分别为K1+250(1点)、K1+276(2点)和K1+300(3点),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38.2M2、AT2=15.2M2、AW2=16.1M2和AW3=47.5M2。计算K1+250——K1+300路段的填方数量、挖方数量、利用方数量等
解:(1)K1+250——K1+276段
(2)K1+276——K1+300段
(3)计算此路段的土石方体积
填方体积为:694+182=876立方米 挖方体积为:211+763=974立方米
本桩利用方体积为:211+182=393立方米
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8+980、K9+060、K9+150、K9+220的路基设计标高。
.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米)
(米) (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9+035.5
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
(米)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 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
(米)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 0.035=65.991(米)
3.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米)
由 和 有
得 (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米)
(米) (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 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 K15+576.28
3.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V=40)双交点曲线如下图。已知,,,试确定平曲线半径。
?
?
?
3.解:
根据题义可选取,则
将代入值计算公式校核
最后取平曲线半径R=170.644m,lh=35m
2.某一公路弯道半径为80m,超高横坡度为6%,最大横向力系数为
O.10。试计算通过该弯道允许的最大安全行驶车速。
2.=80m ,则:
㎞/h
3.黑龙江省某平原微丘区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半径R=250m,
试求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3.解:(1)按离心加速度增长率计算
根据《标准》,平原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80㎞/h,则:
m
(2)按3s行程计算
m
(3)按超高渐变率计算
黑龙江为积雪冰冻地区,查表得平原区二级公路,半径为250m所需的超高横坡度,
路面宽m,新建公路超高采用绕路面内边轴旋转方式,查表得超高渐变率p=1/150,则:
m
(4)按视觉平顺感要求计算
R/9≤≤R 即27.78m≤≤250m上面计算结果均满足要求。
取上述前三项计算结果的最大值并取10m的整倍数,则最终结果为:=110m
4.下面给出一组路线平面设计资料:
JDl=K4+650.56 JD2=K5+321.21
ZHl=K4+525.82 ZH2=K5+238.27
HY1=K4+585.82 HY2=K5+298.27
YHl=K4+709.82 YH2=K5+339.50
HZl=K4+769.08 HZ2=K5+399.50
试求:(1)两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两曲线间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4.解:(1) ①m, m;
②m, m;
③m, m;
④ =K4+647.45,=K5+318.88
(2) ①两曲线间交点间距m
②两曲线间所夹直线段长度m
5.某山岭积雪冰冻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路面宽7.0m,路肩宽O.75m
路拱横坡度il=1.5%,路肩横坡度i0=3%。有一平曲线其半径R=200m,超高缓和段长度Lc=50m,加宽按正比例过渡。试完成表1关于该平曲线路基顶面的超高与加宽计算。
图 1
5.解:(1)二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查表得R=200m时,全加宽值m;
(2)对于山岭积雪冰冻地区二级公路,查表得R=200m时,超高横坡度=4%;
(3)新建二级公路超高采用绕路面内边轴旋转,则临界长度
m
(4)加宽缓和段采用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增加的方法,即
5)超高与加宽计算结果详见表2。
平曲线超高与加宽计算表 表2
桩号
路基设计标高(m)
加宽值
(m)
超高值(m)
各点实际高程(m)
外
中
内
外
中
内
ZH K2+487.21
89.07
0
0.01
0.08
0.01
89.08
89.15
89.08
+500
89.32
0.20
0.10
0.08
0.01
89.42
89.40
89.33
+520
89.72
0.52
0.23
0.11
-0.01
89.95
89.83
89.71
HY +537.21
90.07
0.80
0.33
0.16
-0.04
90.40
90.23
90.03
+540
90.12
0.80
0.33
0.16
-0.04
90.45
90.28
90.08
+560
90.52
0.80
0.33
0.16
-0.04
90.85
90.68
90.48
QZ +571.02
90.75
0.80
0.33
0.16
-0.04
91.08
90.91
90.71
+580
90.92
0.80
0.33
0.16
-0.04
91.25
91.08
90.88
+600
91.32
0.80
0.33
0.16
-0.04
91.65
91.48
91.28
YH +604.84
91.42
0.80
0.33
0.16
-0.04
91.75
91.58
91.38
+620
91.72
0.56
0.24
0.12
-0.01
91.96
91.84
91.71
+640
92.12
0.24
0.11
0.08
0.01
92.23
92.20
92.13
HZ K2+654.84
92.42
0
0.01
0.08
0.01
92.43
92.50
92.43
某平原区三级公路,有一弯道处于土质路堑地段,已知转角α=24°47′50″(左偏),圆曲线半径R=500m,缓和曲线长Lh=50m,其横断面及其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图中尺寸以m计)。请用最大横净距法检查该弯道是否满足设计视距的要求;若不满足,则路堑内侧边坡至少应向外切割多宽?并绘出清除障碍草图。
6.解:(1)平原区三级公路设计视距
m
汽车轨迹半径m
(3)平曲线长度m
(4)圆曲线长度m
(5)圆曲线内行车轨迹线长度m
(6)由于S<,故m
(7)根据图示:m
(8)因<,故该弯道不满足行车视距要求。
(9)路堑内侧边坡至少应向外切割宽度为:m
(10)清除障碍草图即开挖视距台草图如图2所示。
7.某改建二级公路,路面宽9m,路肩宽1.5m,路拱横坡度采用1.5%,路肩横坡度为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ib=0.05,加宽值为0.8m,缓和曲线长度为70m,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按正比例加宽。试计算终点断面处、X1=30m处、X2=50m处断面的超高值。
7.解:(1)m
(2)终点断面处
=0.41m
m
=-0.23m
m 0<<
=0.19m
m
=0.02m
(4)m断面处
∵<<
∴ m
=0.30m
m
=-0.12m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个等级,它们分别为 。
2.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 、 和 。
3.圆曲线最小半径有三类,即 、 和 。
4.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条,一条是 ,一条是 。
5.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大于 ,且坡长不得 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6.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 、 和 等因素有关。
7.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 ,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 。
8.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设在行车道 侧,宽度一般为 。
9.横断面面积计算一般采用 法,土石方体积计算一般采用 法。
10.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挖方+ = +废方。
11.沿河线布线的主要问题是 选择、 选择和 选择。
12.已知越岭垭口两侧的纵坡均为5%,当垭口两侧的纵坡不变,高程降低5m时,路线可缩短
米。
13. 是整个外业勘测的核心,在整个公路勘测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
14.公路定线有 定线、 定线两种方法。
15.按交通功能划分,立交分 和 。
16.“3S”技术是指 、 和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 )车辆。
A.直行 B.左转弯 C.右转弯
2.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m,终点桩号为K27+394.58m,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43.36m,一处短57.94m,则该段路线总长为( )
A、26029.16m B、27380m C、26000m
3.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4.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平面与纵面 B.纵坡 C.地质土质
5.新建公路的用地范围是( )。
A.路堤(堑)边坡坡脚(顶)以外1m B.路基排(截)水沟外边缘以外lm
C.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以外1m
6.新建无中间带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 )标高为准。
A.路基中心 B.加宽后的路基内侧边缘 C.未加宽前的路肩外侧边缘
7.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上坡 B.下坡 C.平坡
8.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
A.切线 B.切曲差 C.曲线长
9.超高计算时,超高值一般是指( )。
A.超高横坡度 B.路面内侧、外侧、中心与设计标高的高差值
C.路肩内侧、外侧、中心与设计标高的高差
10.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视距。
A.停车 B.会车 C.超车
1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2.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
A.设计车辆 B.交通量 C.设计速度
13.人工运输土石方时,免费运距为( )。
A.第一个20m B.第一个10m C.第一个50m
14.越岭线在实地定线前的试坡一般( )进行。
A.从上而下 B.从下而上 C.从中
15.匝道是用来连接( )的通道。
A.十字平面交叉 B.分离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C.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如何减少或消除“冲突点”?
2、简述纸上定线的方法。
?
3、简述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
4、简答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
?
5、确定平曲线半径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
6、试述两阶段设计的勘测设计程序。
四、计算题(共20分)
1.兰海高速公路JD2的坐标(X:40961.914 Y:91066.030),JD3的坐标(X:40433.528 Y:91250.097),JD4的坐标(X:40547.416 Y:91810.329),试求JD3的转角是多少?(10分)
?
2.某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转坡点设在K5+480.00,其高程为186.32m,两相邻坡度为i1=-4%,i2=3%,竖曲线半径选用R=1000m。求竖曲线起点、终点和桩号为K5+465.00与K5+500.00的路基设计标高。(6分)
3.某路段两相邻桩号分别为K1+253和K1+305,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38.2m2和At2=3.2m2,Aw2=47.5m2。求此路段的土石方体积。(4分)
一、填空题
1、交通量、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
2、设计车速、交通量、设计车辆
3、极限、一般、免超
4、地面、设计
5、3%、小于
6、6V、2V
7、车速、车型、半径
8、右、3.5米
9、积距、平均断面
10、借方、填方
11、河岸、桥位、线位高低
12、200
13、选线组
14、市地、纸上
15、分离式、互通式
16、GIS、GPS、RS
二、选择题
1、A
2、C
3、C
4、B
5、C
6、C
7、B
8、C
9、C
10、B
11、C
12、B
13、A
14、A
15、C
三、简答题
1、交通管制;渠化交通;立体交叉
2、准备工作;放坡;定导向线;平面试线;横断面控制;定线;纵断面设计
3、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与城镇的关系;与桥位的关系;
注意土壤水文条件;注意利用旧路
4、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调坡;校核;定坡;纵断面设计
5、尽可能大,避免使用极限指标;由外距、切线长、曲线长等反算。
6、初测-初步设计文件-概算
定测-施工图设计文件-预算
四、计算题
1、tg21=184.067/528.386=0.3484 a21=340.794
Tg23=560.232/113.888=4.919 a23=78.509
右角b=a21-a23=262.285>180
转角a=b-180=82.285
2、w=0.07
L=70
T=35
QD=480-35=445;ZD=480+35=515
+465H=186.32+0.04*15+20*20/2*1000=187.12
+500H=186.32+0.03*20+15*15/2*1000=187.03
3、L=52
AT=1076.4
AW=1235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的交通量。
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 和 三种。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米时,应在平曲线 设置加宽。
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 米。
6、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和 组成的。
7、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
8、填方=本桩利用+ ;挖方=本桩利用+ 。
19、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 =(跨公里调出方)+ +废方。
10、根据方案比较深度上的不同,路线方案比较可分为 和 两种。
11、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 ,确定 ,拟定垭口两侧 。
12、公路定测目的是为 和 提供资料。
13、定测阶段的筑路材料料场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料场 条件的调查、料场 条件的调查、料场 条件的调查。
14、定测阶段中平组的任务是测出各中桩的 高程并与水准点闭合。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
A. 1:1:1 B.1:2:1 C. 1:2:3
7、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8、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9、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0、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11、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2、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
A. 1:100 B. 1:200 C. 1:500
13、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主要为了控制( )。
A. 路基设计标高 B .经济点最佳位置 C. 路线的纵坡度
14、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 )来确定。
A. 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15、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 )。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线 C. 导向线
16、定线测量阶段,测角是观测路线( )。
A. 左角 B. 右角 C. 转角
17、初步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 )。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算 C. 设计概算
18、匝道是用来连接( )的通道。
A.十字平面交叉 B.分离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C.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
20、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 )式。
A.填方? B.挖方? C.半填半挖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写出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并说明各字母含义。
?
2、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的优缺点。
?
3、试述缓和曲线的作用。
?
4、图示说明高速公路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
5、纸上定线的步骤。
?
6、确定平曲线半径的原则及方法。
?
?
?四、计算题(20分)
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JD8: K3+425.982
K3+311.099 K3+346.099 K3+492.155 K3+527.155 JD9:K4+135.169
=K4+047.436 =K4+221.135
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公路勘测设计答案B
一、填空题
1、? 小客车。
2、一阶段设计 、 二阶段设计 、 三阶段设计 。
3、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4、 250, 内侧 。
5、 1.2 , 0.1 。
6、直线 , 竖曲线 。
7、 小半径 , 拐点 。
8、 填缺 , 挖余 。
9、 借方 , 填方 。
10、 原则性方案比较 , 详细的方案比较 。
11、 垭口的位置 , 过岭标高 , 路线展线方案 。
12、 施工图设计 , 编制工程预算 。
13、 使用 、 开采 、 运输 。
14、 地面 。
二、选择题
1、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3、B. 外侧路面边缘
4、B. 内侧
5、A . 停车视距
6、A. 1:1:1
7、C. 路基边缘标高
8、C. 曲线长
9、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10、A. 二次抛物线
11、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2、B. 1:200
13、B. 经济点最佳位置
14、B. 切线长
15、B. 均坡线
16、B. 右角
17、C. 设计概算
18、C.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19、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20、C.半填半挖
三、简答题
1、Lh=β×Δi/p
2、短捷顺直、设计施工便利、行车单调枯燥、不易与周围环境协调;6V与2V规定
3、有利于操作;有利于加速度变化;有利于超高加宽;有利于美观。
4、行车道、路肩、中间带等,图略。
5、准备;定导向线;修正导向线;穿线交点;纵断面设计。
6、尽可能大,避免使用极限指标;由外距、切线长、曲线长等反算。
四、计算题
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
(K3+425.982)-(K3+311.099)=114.883(米)
(K3+527.155)-(K3+311.099)=216.056(米)
(K3+346.099)-(K3+311.099)=35(米)
或=(K3+527.155)-(K3+492.155)=35(米)
QZ的桩号:=ZH+L/2=(K3+311.099)+216.056/2=K3+419.127
(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
(K4+135.169)-(K4+047.436)=87.733(米)
(K4+221.135)-(K4+047.436)=173.699(米)
QZ的桩号:=ZY+L/2=(K4+047.436)+173.699/2=K4+134.285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
JD8—JD9间距=114.883+[(K4+047.436)-(K3+527.155)]+ 87.733=722.897(米)
所夹直线长度=(K4+047.436)-(K3+527.155)=520.281(米)
?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C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功能、性质分为五个等级,它们是: 。
2、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 、 和 。
3、圆曲线最小半径有三类,即 、 和 。
4、当圆曲线半径 时,应设置全加宽,加宽设置在曲线的 侧。
5、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 。
6、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条,一条是 ,一条是 。
7、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大于 ,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 ,隧道内纵坡不大于 。
8、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 ,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 。
9、在纵断面设计中, 、 和 三个因素决定着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10、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设在行车道 侧,宽度一般为 。
11、横断面面积计算一般采用 法,土石方体积计算一般采用 法。
12、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为LC=β×△i/P,其中β代表
△i代表 。
13、已知越岭垭口两侧的纵坡均为5%,当垭口两侧的纵坡不变,高程降低5m时,路线两侧可缩短 米。
14、公路交叉按有无匝道可分为 和 两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一阶段设计。( )
2、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线形组合其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 )
3、三级以上公路所有弯道都必须设置缓和曲线。( )
4、城市道路横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1-3m宽度范围内设置锯齿形街沟。( )
5、在互通式立交中,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
6、三级公路有条件时应设置左路肩。( )
7、高速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
8、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填方数量。( )
9、沿溪线中的高低线,一般来说低线的优点多。( )
10、采用立体交叉,能够彻底消灭平交中的危险点。( )
三、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1、横向力系数:
2、合成坡度:
3、越岭线:
4、环形平面交叉: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设置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
2、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
3、中间带的组成和作用。
?
4、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5、图示说明立体交叉的组成。
6、确定平曲线半径的原则及方法。
五、计算题(26分)
1、兰海高速公路某交点,里程为K1+022.087,坐标(X:4013674.222 Y:228636.823),交点后方向的计算方位角300°12′56″,半径800米,缓和曲线长120米,偏角19°10′51″,试计算(1)该平曲线曲线要素(2)曲线主点桩号(3)ZH桩号的坐标。(15分)
2、某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一转坡点,其里程桩号为+250,高程为2913.21m,前段坡度1.95%,后段坡度-1.8%,设置竖曲线半径为7000m,试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100,+240处路线设计标高。(8分)
3、一路段相邻桩号为K1+253和K1+300,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38.2,AW1=12.1,AT2=3.2,AW2=47.5,求此路段的土石体积。(3分)
?
一、填空题
1、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
2、设计车辆、交通量、计算行车速度
3、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4、〈=250米、内
5、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6、地面线、设计线
7、4%、5%、3%
8、6V、2V
9、缓和系数、行程时间、视距保证
10、右、3.5米
11、积距法、平均断面
12、超高旋转轴到路面外侧边缘的距离、超高横坡度与超高旋转轴外侧的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
13、200
14、分离式、互通式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名词解释
1、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表征单位车重上的横向力,反映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程度。
2、单位车重上的后备牵引力,反映汽车克服阻力的性能。
3、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
4、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所有进入环道的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去路口驶出的平面交叉。
四、简答题
1、有利于驾驶;有利于离心加速度的过度;有利于超高加宽过度;美化线形
2、诱导视线;平纵均衡;适宜合成坡度;配合景观
3、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
分隔对向车辆;其它设施设置场地;防眩;诱导视线、余宽
4、处理好与农业的关系;与城镇的关系;与桥位的关系;新旧路的关系;注意土壤水文;靠近建材产地
5、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
6、尽可能大,避免使用极限指标;由外距、切线长、曲线长等反算。
五、计算题
1、T=195.288:L=387.816:E=12.1:ZH=826.799:HY=946.799
QZ=1020.707:YH=1094.615:HZ=1214.615
(X:4013575.942 Y:228805.578)
2、T=75:E=0.4:QD=+175:ZD=+325:+100H=2910.29:+240H=2912.71
3、挖方972.9,填方1400.6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D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根据 及其使用任务、功能、性质分为五个等级,它们是: 。
2、在纵断面设计中, 、 、 三个因素决定着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3、行车视距有 、 和 等三种类型。
4、在纵断面设计时,当必须设计平坡或纵坡小于 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5、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其长度应不小于 。
6、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称为 ,它表征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
7、正确处理路线与城镇的关系应该遵循 村而不 村的原则。
8、在越岭线的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其次是 和 。
9、沿河线的路线布局,主要的问题是 、路线高度、 。其中路线高度有高低线之分,一般来说, 线的优点多。
10、实地放线是将纸上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 之用。
11、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交叉时,必须采用 交叉,它又可分为 交叉和 交叉。
12、为在地形图上某两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等高距为2米,比例尺为1:2000,拟定此路段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 厘米。
13、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辆较多的环式交叉口,其环道车道数至少应有 条。
14、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大于 ,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 ,隧道内纵坡不大于 。
15、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以外不少于 的土地为规定的公路用地范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
2、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 )
3、路线偏角<7°都属于小偏角。( )
4、一公路其合成坡度为10%,若某弯道超高横坡度达到10%,那么该路段纵坡只能是0%了。( )。
5、圆曲线半径<250m应设置加宽。( )
6、汽车的行驶轨迹线与障碍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
7、路基的土石方数量中,已经包含了路面的体积。( )
8、纸上定线是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
9、平面交叉口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
10、高速公路应满足超车视距的要求。( )
三、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1、超高渐变率:
2、动力因数:
3、设计速度:
4、立体交叉: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写出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并说明各字母含义
2、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的优缺点及长度要求。
3、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考虑的因素。
4、图示说明高速公路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5、纸上定线的步骤。
6、确定平曲线半径的原则及方法。
五、计算题(26分)
1、兰海高速公路某交点,里程为K3+346.299,坐标(X:4015440.940 Y:227122.389),交点后方向的计算方位角319°23′48″,半径1000米,缓和曲线长120米,偏角11°49′17″,试计算(1)该平曲线曲线要素(2)曲线主点桩号(3)ZH桩号的坐标。(11分)
2、某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一转坡点,其里程桩号为+870,高程为2862.11m,前段坡度3.7%,后段坡度0.762%,设置竖曲线半径为8000m,试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720,+900处路线设计标高。(7分)
?
3、一路段相邻桩号为K1+253和K1+300,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38.2,AW1=12.1,AT2=3.2,AW2=47.5,求此路段的土石体积。(3分)
一、填空题
1、交通量;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
2、行车缓和、视距要求、行程时间
3、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4、0.3%
5、3%;最短坡长
6、横向力系数
7、近;进
8、纵断面;横断面;平面
9、河岸选择;桥位选择;低
10、勘测和施工
11、立体;分离式;互通式
12、2.5
13、3
14、4%、5%、3%
15、1m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名词解释
1、由于超高而形成的附加纵坡,表征超高过渡的快慢或缓急。
2、单位车重上的后备牵引力,表征汽车牵引性能的好坏。
3、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公路本身条件限制时,一般驾驶员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4、相交道路在不同平面上交叉。
四、简答题
1、Lh=β×Δi/p
2、短捷顺直、设计施工便利、行车单调枯燥、不易与周围环境协调;6V与2V规定
3、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超高过渡的需要、行程时间、视觉美观要求。
4、行车道、路肩、中间带等,图略。
5、准备;定导向线;修正导向线;穿线交点;纵断面设计。
6、尽可能大,避免使用极限指标;由外距、切线长、曲线长等反算。
五、计算题
1、T=163.584:L=326.324:E=5.948:ZH=3182.715:HY=3302.715
QZ=3345.876:YH=3389.038:HZ=3509.038
(X:4015321.296 Y:227224.947)
2、T=118:E=0.87:QD=+752:ZD=+988:+720H=2856.56:+900H=2861.85
3、挖方972.9,填方1400.6
相关热词搜索: 公路 公路 勘测 试卷 公路勘测计算试题及答案,公路勘测设计试卷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