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演说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

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 本文共计27952字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5篇读书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5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 ,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

  本文共计27952字

  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5篇

  读书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5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涌现了这样一群女作家,她们勇于闯进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世界,大胆书写女性自身的情感和欲望。凭借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她们讲述着女性不为人知的痛楚。其中,出生于饥荒年代的虹影,更是凭借着自己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写下了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她用实录的方式讲述着自己屈辱的出生以及坎坷的成长经历,并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紧密结合,在众多女性作家中脱颖而出。

  小说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刘再复在《虹影:双重饥饿的女儿》中指出:“许多作家忘了(甚至刻意轻蔑)对时代的感受,而对这种遗忘和轻蔑,我想向中国文学界发出一种不合时宜的声音‘返回《祝福》、返回《生死场》、返回《静静的顿河》。’在这种期待下,看到《饥饿的女儿》这一拥抱时代抒写作者对时代那种准确的、具体的、令人叹息的描摹与感受,我真的心情难以平静。”

  此外,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在评论《饥饿的女儿》时也曾指出,故事讲述之清淡,与所写生活的灰暗,与难以置信的残酷,包括天灾,包括人祸,配合得恰到好处。英国著名女作家玛丽维斯利评价该书说“这

  -1-

  本文共计27952字

  是一本美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书,是我们不曾看到的那一部分中国的史诗,绝对的让人着迷。”此外,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于1998年8月9日头版刊发评论及作者照片。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做书评:读她的故事,你会发现你进入到一个苦恼灵魂深藏的真相里。

  不难看出,《饥饿的女儿》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肯定,不是因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或华丽的语言,而是深植于其中的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记忆。虹影在书写自我的同时,也将那段不该被遗忘的苦难记忆唤醒,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饥饿,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本文重在探讨饥饿的具体表现、虹影叙写饥饿的特点、三位女性各自反抗饥饿的方式和结局,以及由不同的结局所引发的关于逃离的思考。

  一、被饥饿笼罩的年代

  出生于1962年的虹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饥饿,但也间接成为了这一苦难时代的见证者。她试图通过讲述六六曲折的成长故事,来唤醒人们关于苦难历史的记忆,并为千千万万个六六和母亲一样的女性代言。她自己曾说,这(《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表面上写她的成长史的小说,一个女孩子成长有很艰难的路程,而实际上她是借此回忆了我们国家整个的成长史,她觉得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怎么从1949年跨度到大跃进,怎么从大饥荒跨度到文革,又怎么从文革跨度到80年代解冻时期,又怎么走到现在。我们必须回忆这段历史,否则我们就会遗忘它。

  这段关于饥饿的痛苦记忆,激励着虹影不断超越自我,-2-

  本文共计27952字

  同时也警醒后人应该正视历史,避免悲剧的重演。

  关于饥饿,虹影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虹影认为:我说的“饥饿”,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也是我们心灵深处的饥饿,整个民族的饥饿,书中所写的“饥饿”,是我个人的生存的饥饿,精神的饥饿,甚至是性饥饿,也是一种民族记忆的饥饿。

  由此可见,“饥饿”既指物质层面,也涵盖精神层面,既涉及个人,也关乎整个民族。

  (一)饥饿的三个层面:食的饥饿、爱的饥饿以及精神饥饿

  民以食为天。简单的一句话就足以突显食物的重要性。60年代的中国是被饥饿笼罩的黑暗时期。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国情报告中曾提到:“三年困难时期,因粮食大幅度减产,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足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本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饥饿俨然成为了死亡的代名词,折磨着芸芸众生。

  出生于1962年的六六,虽然有幸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但饥饿与她也只是隔了母亲的一层肚皮。“饥饿是我的胎教,我们母女俩活了下来,饥饿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甚至在梦中,六六也无法摆脱饥饿的折磨。“我在梦里总饿得找不到饭碗,却闻到饭香,我悄悄地,害怕被人知道地哭,恨不得跟每个手

  -3-

  本文共计27952字

  里有碗的人下跪。为了一个碗,为了尽早地够着香喷喷的红烧肉,我就肯朝那些欺侮过我的人跪着作揖。”

  为了满足身体的欲望,六六甘愿放弃个人的尊严与羞耻心,虽然是出于无奈,但也不禁让人心寒。

  在饥饿的年代里,死亡不再是一个抽象名词。它变得很具体,具体得你不敢去触碰,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这位瘟神,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厄运。三姨、三姨父以及外婆相继被活活饿死的残酷现实成了六六一家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为了生存,一家人都在竭尽全力地付出。大姐带着弟弟妹妹挑野菜;三哥每天靠江吃饭,打捞江面上漂浮的菜叶以及废物,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父亲往快蒸好的米粒中加水,“提高出饭率”,哄骗自己的肚子,将自己省下的食物带回家,甚至为了省下一口早饭,谎称自己不饿,落下了严重的肠胃病;母亲,一个本该得到丈夫呵护的女人,却在父亲患眼疾后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用“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撑起了整个家……饥饿是可怕的,但是饥饿也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虽然充满了血泪,却也不乏丝丝温情。

  与生理的饥饿相比,心灵的饥饿更加牵动人心。对于六六而言,仿佛生来就被剥夺了被爱的权利。她始终被“多余人”的苦恼困扰着。在家里,父母对六六的态度全然不同于对其他的孩子。“哥姐们,母亲一味迁就纵容,父亲一味发威。对我,父亲却不动怒,也不指责。”“父亲看着我时忧心忡忡,母亲却是凶狠狠地盯着我。”

  -4-

  本文共计27952字

  父母待六六,好似对待一个来窜门的孩子,生怕出顶点儿差错,不好向家长交代。六六也明显感觉到自己和母亲之间隔着一道墙,杂草在其间疯长。在学校,连最蔫的男同学也对六六不感兴趣;面对女同学的欺侮,六六不仅没有反击,竟然连屈辱也没感觉到。六六在现实世界中完全找不到存在感,于是她转向内心,希望在幻想和梦中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我希望那个跟在我身后的陌生男人不要离开,他该凶恶一点,该对我做出点出格的事,‘强暴’之类让人发抖哆嗦的事。那样我就不多余了。”

  在六六看来,被陌生人强暴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有力证据,由此而造成的伤害早已退居次要地位。这种想法虽然很极端,但也反衬出六六强烈渴望被人认可,被人关怀。

  历史老师的出现,使六六的幻想变为现实,然而结局却不如预想的那般美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六六是被历史老师诱奸的。这个比六六年长二十几岁的男人,用一本《人体解剖学》勾起少女对两性问题的好奇心;接着,他又给六六画了一幅只有上半身的素描,并自己保管起来,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谋划怎样完成剩下的一半;在临死之前,居然还堂而皇之地与六六发生关系,并告诉六六她只是自己的一段艳遇。他的行为固然可恨,但也从侧面说明六六极度渴望被关注,被关爱,即使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

  六六的心灵饥饿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特殊身份造成的,因而不具有普遍

  -5-

  本文共计27952字

  性。相比之下,精神饥饿则是普遍存在的。“极左政治路线给中国社会特别是最底层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不仅仅来自于政治上的迫害、经济上的贫困和肉体的伤害,更为悲哀的是思想上的毒害和对于人的道德尊严和权利价值的践踏。”

  对于南岸人而言,“看死尸”竟然成为他们日复一日刻板生活的乐趣,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荡然无存;人人称赞的孝子对母亲饿死的真相避而不谈,反而积极写入党申请书,对党歌功颂德;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在饥荒年代依然说谎……与食的饥饿相比,精神的饥饿显然更为可怕,也更可悲。

  总而言之,六六一家是众多不幸家庭的缩影,也是整个民族苦难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记忆的缺失,所有的苦难浓缩为“饥饿”这一直接而深刻的体验。饥饿变为永远的痛苦记忆,为了治愈受伤的心灵,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省,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二)虹影饥饿叙事的特点

  《饥饿的女儿》一方面展现了饥饿年代生存的艰辛,另一方面刻画了主人公六六探寻身世之谜、反抗命运的成长经历。“我”(六六)在饥饿中出生,又在饥饿中反抗。所有人的命运似乎都与“饥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饥饿”成了小说的中心意象。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在此有必要对小说饥饿叙事特点进行简单的探究。

  -6-

  本文共计27952字

  在虹影之前,已有很多关于饥饿的文学作品。余华以冷漠的态度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和《在细雨中呼喊》;阿城用传奇的手法写出了《棋王》;张贤亮则通过带有自传色彩的《绿化树》演绎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饥饿中获得救赎……与这些男性作家不同,女性作家虹影则以自传体小说的形式书写她自己的饥饿人生体验,带领读者走进那个饥饿的时代,感受那些饥饿灵魂的呼喊与抗争。其饥饿叙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独特的视角。自传体小说多采用单一的个人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虹影则创造性地将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包含着两种叙事眼光:“一是叙述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

  这两种眼光可分别视为“外视角”和“内视角”。“内视角”将读者直接引入“我”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具有直接生动、主观片面、较易激发同情心和造成悬念等特点。《饥饿的女儿》以“我”作为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使读者能够透视“我”(六六)在生理和心理上隐秘的饥饿感,无形间,读者走进了六六这个苦难灵魂的深处,并跟随她一起体验饥饿。又因为第一人称视角具有局限性,使得读者仅能看到聚焦人物视野之内的事物,因此很容易产生悬念。在小说中,六六的真实身份一直都是个迷,直到那个跟踪她多年的男人最终以亲生父亲的身份出现

  -7-

  本文共计27952字

  在视野中,所有的谜团才最终消散。随着谜底的揭开,读者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也才最终落地。与“内视角”不同,“外视角”则故意将作者与小说叙事者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使作者能够以一种更加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审视自己痛苦的过去。

  此外,虹影又运用全知视角,写六六出生前家里的情况(尤其是母亲为了全家能够熬过饥荒,与另一个男人发生关系的事情)、历史老师在“文革”中自缢而死的场景以及其他人在饥饿年代的不幸遭遇。全知视角的介入有效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范围,描绘了一幅被饥饿笼罩的历史画卷,使虹影最终跳出了个人书写的局限。总之,双重视角在文本中交织穿插,各司其职,从而沟通了女性私人领域和时代公共领域,使小说具有深刻的内涵。

  第二,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与其他自传体小说不同,虹影并没有过多地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文本中,而是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书写着那个饥饿的年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在评论《饥饿的女儿》时曾指出,“故事讲述之清淡,与所写生活的灰暗,与难以置信的残酷,包括天灾,包括人祸,配合得恰到好处。”

  小说中写到外婆、三姨以及三姨父在饥饿中饿死的场景时,没有呼天抢地的悲痛,只有客观冷静的描述。同时,叙事者六六也好似一个局外人,缓慢地讲述着一个关于私生女、贫困家庭和苦难岁月的故事。这种冷静的表述方式使作者虹影与人物和时代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让她能够用一种更理性、更全面的态度审视自我、审视饥饿。

  -8-

  本文共计27952字

  第三,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的紧密结合。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作家虽大胆书写女性自身的情感欲望,但大都局限于写“儿女情,家务事”。

  虹影则打破了个人写作的限制,将六六的不幸放到苦难的大时代环境中去审视,并且随着六六身世之谜被一步步解开,苦难的时代面貌也逐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虹影力图通过书写个人的痛苦经历达到唤醒民族苦难记忆的目的,让作品具有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总之,以上三方面的叙事特点使虹影在叙写饥饿时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局限,从而具有了更加广阔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在黑暗中反抗

  尽管饥饿是一种磨难,但也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寻求出路。从母亲到女儿,虹影为我们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义无反顾的抗争。抛开结局不看,其行为本身就值得我们尊敬。

  (一)母亲:从逃离到隐忍

  在文学创作中,男性总是隔着一层来描写母亲,并倾向于将美好的人性附加于其上,因而才会形成母亲神圣化的文学现象。对于这一现象,张爱玲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母爱这大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上面做了太多的滥调文章。普通一般提倡母爱的都是做儿子而不做母亲

  -9-

  本文共计27952字

  的男人,而女人,如果也标榜母爱的话,那是她自己明白她本身是不足重的,男人只尊敬她这一点,所以不得不加以夸张,浑身是母亲了。”

  因此,只有女性自己才能打破这些神圣光环,还原一个真实的存在。

  作为时代的回应,虹影在《饥饿的女儿》中塑造了一个骨子里充满叛逆精神的女人,一个与传统格格不入的母亲。作家有意剥落了母亲神性的光环和强加在其上的文化含义,将一个最真实的母亲还原给读者。这份真实吸引我们靠近母亲,聆听这个苦难灵魂最真实的呼喊。

  为了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母亲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从忠县老家逃到了城里。这次逃离开启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在纱场工作的母亲,受到工头的虐待。然而,母亲倔强的性格却深深吸引了一个袍哥头子。两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六六的大姐。可是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袍哥头子整日在外鬼混,回到家还对母亲百般嫌弃,并宣称自己迟早要娶小。面临婚姻的不幸,母亲没有选择隐忍,而是勇敢地逃离。这便是母亲的第二次逃离,也是最后一次。她独自带着女儿来到码头谋生,住在一个破旧的小房子里,靠给水手洗衣服养活自己和女儿。也许是她的叛逆和坚强感动了上苍,很快,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也就是六六的养父。虽然他没有袍哥头子富裕,但却让母亲获得了稳稳的幸福,一份可以用双手触碰到的幸福。从此,母亲告别了漂泊,也不再逃离。

  再婚的母亲虽然找到了幸福,但生活本身仍旧充满着艰辛。父亲因为

  -10-

  本文共计27952字

  眼疾不能继续做水手,养家糊口的重任全落在了母亲一人肩上。长年累月的下苦力,使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高血压、风湿关节炎、腰伤等一直折磨着她。除了身体上的摧残,母亲心里还遭受着更大的折磨。为了养活家人,母亲与另一个男人发生了不法关系,并生下了六六。六六的出生带给母亲的不是幸福,而是耻辱。虽然丈夫大度地接受了自己和六六,但她心里十分清楚,这将是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伤疤,并会随着六六的成长而被突显。六六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女儿的不满,母亲都没有一丝抱怨,而是默默忍受,在黑暗中独自舔舐着伤口。我们不禁感叹,这还是那个为了追求幸福而大胆出逃的叛逆女人吗?

  其实,无论是逃离还是隐忍,都是母亲反抗饥饿的方式。未找到幸福时,只有勇敢地出逃才有机会与幸福相遇;获得幸福后,只有默默忍受磨难,才能延长幸福的期限。因此,从逃离到隐忍,母亲一直都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未曾改变。

  (二)六六:从逃离到回归

  “私生女”的身份剥夺了六六被爱的权利。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她都扮演着“多余人”的角色。但是,这个和母亲一样具有叛逆精神的女子,并不甘心这样活着,她要争取生存的权利,找回被迫失去的爱。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窄道上,她跌跌撞撞地前行。

  对于六六而言,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一开始,-11-

  本文共计27952字

  她并未想过离开,在她看来,家始终是家。直到十八岁那年,“近半月时间中,一个男人早就离开现在却突然进入,另一个男人一度进入现在却突然离开”

  。不爱的人出现,爱的人却离开,这让本来就饥饿的灵魂彻底失去了对家的眷念。于是她坚定地踏上了独自流浪的旅程。

  六六的逃离虽然带有几分无奈,但也突显出这个孤独灵魂对爱的极度渴望。然而,逃离后的她真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吗?生活依旧是那么残酷。离开家的六六不仅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还独自一人承受着“未婚先孕”的苦难。为了避免自己的人生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她毅然决然地打掉了孩子。她混迹于各种黑道诗人画家小说家群体,用烟酒麻痹自己,可是她心里很清楚,这种自我放纵带来的快乐是虚幻的,她的心灵仍然是空虚的。

  离家多年后,六六再次回到了那个她曾经不顾一切离开的家。怀着忐忑的心情,她见到了自己久违的亲人。父亲虽然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却很准确地辨认出了六六的声音,听到六六叫自己爸爸,他会心地笑了。母亲虽然口头上抱怨女儿常年不回家,但心里却渴望亲近女儿,只是不知如何表达。母亲把生父生前省吃俭用攒下的五百元钱交到六六手中,并告诉她生父多年来一直因为没能好好照顾六六而自责不已。这些都是六六所不知道的事。看到母亲任劳任怨地照顾失明的父亲,默默忍受各种责难,六六开始懂得了母亲是在为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赎罪。这份理解拉近了六六与母亲之间的距离,让这颗漂泊多年的心感

  -12-

  本文共计27952字

  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我在外每夜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一回到家,不必服药,脑子马上昏昏沉沉。”

  常年的漂泊让六六尝尽了生活百味,使她从一个叛逆的女孩成长为一个懂得宽容和感恩的女人。离开时,六六还特地转道去看生父的墓。它孤零零地坐落在一片荒野岭上,连个像样的碑也没有。这可怜的人儿,生前孤独,死后依旧孤独。庆幸的是,他多年来对女儿一如既往的爱最终得到了认可。

  如果说六六当初的逃离是为了寻找缺失的爱,那么她的回归则是寻爱旅途的终点。其实六六并不孤单,因为她一直都不曾被遗忘。无论是母亲、生父还是养父,他们都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不得不人为地压抑着自己的感情,进而导致六六产生“多余人”的困扰。当然,正是这种困扰才促使六六勇敢地迈出家门,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三)大姐:推石头的西西弗斯

  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滚动巨石至山顶,然后靠边一站,再眼睁睁地看着石头滚下山。这就是西西弗斯为了拥抱大地和阳光而付出的代价。这种徒劳无益的付出突显了人生的荒诞性,但西西弗斯爬上山顶所经历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他感到充实。

  虹影,这个敢于反抗命运的人,在小说中同样塑造了一个西西弗斯式的人物,即六六的大姐。如果说西西弗斯的痛苦来源于巨石,那么大

  -13-

  本文共计27952字

  姐的苦难则凝结在不幸的婚姻中。如西西弗斯一般,她一次次地重复着同一个悲剧:结婚,生子,然后离婚。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她的行为,就连和自己最亲的母亲在生气时也骂她是“毒虫”。这个孤独的灵魂该如何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与六六一样,大姐也是被“抛”到世上来的。她是流氓恶霸头子与逃婚不孝妇的女儿,是反革命子女。这不寻常的出身似乎注定了大姐不会像一般女子那样安稳地度过一生。和母亲一样,大姐骨子里也充满叛逆精神,也是一个不肯向现实低头的女人。她离婚三次,有三个小孩。性格刚烈的她甚至用刀卡住第一个丈夫的脖子,逼他签字同意离婚。在她身上,我们完全看不到重庆女孩应有的温柔与优雅。她用熊熊烈火把自己包裹起来,既不让人靠近,也不让自己摆脱这灼热的炙烤。“一个比一个差,再找一个也不会好。结婚不是为了找好男人。”

  可见,她对婚姻已不再抱有任何期望,既然如此,为何还像飞蛾扑火一样,多次将自己置于不幸的婚姻中呢?这便是大姐和西西弗斯相似的地方,在知道结局的前提下,仍旧不肯放弃努力。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徒劳无益的努力本身就是意义所在,是证明他们存在价值的最有力的证据。

  大姐不断地逃离失败的婚姻,用耗尽生命力的方式,独自对付着一个强大的现实。当我们未深入到这个苦难灵魂深处时,很容易将她的行为误解为自我放纵,甚至指责她把婚姻当儿戏的做法。然而经过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个女人身上有着男子一样的勇敢与坚不可摧

  -14-

  本文共计27952字

  的毅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不好的出身注定了她会和六六一样遭受更多的磨难,但那又何妨,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便是大姐,一个敢于向命运发出抗议的勇敢女人!

  三、光明的出口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六六、母亲和大姐这三位女性都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前行。虽然已是遍体鳞伤,仍旧不愿向命运低头。她们都尝试用逃离的方式来摆脱困境,但现实已明确告诉她们,一味的逃离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她们必须另辟蹊径,才有希望找到光明的出口。

  (一)别样的“逃离”

  赵毅衡曾经评论“我从虹影作品中读出的三个题目——性欲、创伤、出逃。”

  虹影笔下的主人公经常被置于苦难、饥饿甚至是死亡的厄运中,而逃离则成为他们解救自我的唯一选择。那么,虹影笔下的“逃离”究竟是逃避现实还是对现实的反抗呢?

  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15-

  本文共计27952字

  他否定宿命论,强调个体的自由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尽管世界是荒诞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我选择和切实的行动,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当我们用萨特的理论来分析虹影的作品时,可以发现,出逃其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看似失败却不甘于服输者对现实的一种反抗姿态,也是寻找生命价值的实践行动。从这个层面来看,虹影笔下的逃离绝不是弱者的逃避,而是强者的反抗。

  虹影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投射在作品中,并无情地剖析自己的灵魂,直面生命中不堪回首的往事。逃离不仅是作品人物反抗现实的方式,也是虹影本人反抗命运的方式。十八岁离家,一个人在外漂泊多年,虹影经历了从女孩到女人,再到母亲的成长历程。痛苦的童年记忆既是她逃离重庆老家的动力,也是她创作的重要来源。在逃离中,虹影体验了生活百味,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可是,内心的孤独感始终难以排遣。在六六、母亲和大姐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体验。母亲前两次的逃离的确让她摆脱了不幸的婚姻,可是她也并未因此而获得幸福。虽然丈夫慷慨地接纳了自己和“私生女”六六,但母亲始终对丈夫和子女充满了愧疚之情,因而她选择了默默忍受一切磨难和指责。同样,六六虽然逃离了那个带给她痛苦的家,但是一个人的漂泊生活终究没能带给她想要的生活。大姐虽然多次主动逃离不幸的婚姻,但最终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于是只好继续逃离。可见,逃离也只是权宜之计,光明的出口则另有所在。

  (二)理解后的回归

  -16-

  本文共计27952字

  “敢于抛弃一切,哪怕被一切抛弃,只要为了爱,无所谓明天,不计较昨天,送掉性命,也无怨无悔。”

  这是支撑六六离开家的动力,也是虹影自己坚守的信念。本以为逃离可以找到自己缺失的爱,结果却发现,心灵依旧饥饿。在漂泊的日子里,六六尝到了失去孩子的痛苦,这让她懂得了父母当初决定生下自己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事情,尤其对于母亲而言,自己的存在注定会带给她诸多辱和苦难。当六六知道母亲的付出后,便开始在心里和母亲达成和解,尽管她仍旧与母亲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于六六而言,父亲的角色一直都是缺失的。生父和六六形同陌路,她从未叫过他父亲,第一次相见后便生死相隔了。同样,养父对六六虽然很好,但是却缺少了父亲应有的威严。这两个男人都无法满足六六对父爱的渴望。直到六六彻底懂得了如何去爱,她才恍然大悟:“我一直在找父亲,不知父亲就在身边。我一直在渴望钓鱼,不明白鱼已在我手里。”

  六六与父母的和解虽然来得太迟,但终究化解了六六多年来的心结,也让母亲这个多年来承受太多压力的女人获得了解救。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外漂泊多年的虹影,也和六六一样,在经历生活的历练后,最终找到了爱的归属。带着这份爱,虹影又写下了《好儿女花》。小说以六六为母亲奔丧为主线,用一种与《饥饿的女儿》截然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母亲的一生。字里行间充满了虹影自己对母亲的理解、愧疚和爱。虽然母亲已经离开,但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却久久萦绕在心间。

  结语

  -17-

  本文共计27952字

  米兰?昆德拉说:“对小说家来说,一个特定的历史状况是一个人类学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探索他的基本问题:人类的生存是什么。”

  对于虹影而言,饥饿的年代就是她的实验室,她在这里艰难地发现自我,并在痛苦中拯救自我。不仅如此,虹影也要为不能言者代言。她将笔触深入到千千万万个被遗忘的灵魂深处,力透纸背地写出了城市贫民这一特殊群体在特殊年代的不幸。在他们身上,虹影发现了坚韧和宽容的品性,同时也看到了精神麻木的惰性。对于他们,虹影没有过多的批判,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这份同情和理解正是来源于虹影自身痛苦的人生经历。

  鲁迅认为作家应该取下面具,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他的血和肉。虹影坦言,《饥饿的女儿》是一部心灵的纪录片,是对生命本真的还原。“我不要去像画画一样,增添其他的颜色,它本来就是那样的颜色在那里的。我觉得用那种老实的语言可以把那个时代贫穷的生活写得更加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让读者非要进到那个时代的环境里去。”在这份真实中,读者触摸到了这个苦难灵魂的深处,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饥饿以及饥饿中人性的善恶美丑。虽然饥饿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对饥饿的记忆却不能被遗忘。在饥饿中成长起来的虹影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唤醒被遗忘的民族记忆,在拯救自我的同时激励更多人去追求新生。

  -18-

  本文共计27952字

  【篇二】

  作为上个世纪史学大家,同时也是武汉大学世界史学科奠基人的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中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主张超越国家、地区的限制,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去探寻农耕世界与游牧文明产生、发展、互相影响以及对于世界历史形成的促进作用等重大问题。

  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其一,引言部分谈及对历史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先生主要是从哲学观点的变化,史料的发现,历史本身在蕴含的时间因素的力量,以及观察历史广度的变化等方面来向读者阐述突破旧局限、扩大视野的必要性。其二,勾勒了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形成与并立的历史发展脉络,提出了南耕北牧、南穷北富的基本观点。其三,讲述了从古代世界至13、14世纪期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也指出,相比于相对闭塞、内部矛盾较多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做具有的机动能力在这一冲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四,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对于我们以往对于这三次冲击的认识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无法避免,对于世界历史的形成也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读罢全文,我对于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感觉用两个字就能够概括:高深。但这里所指的高深一词的涵义并不取这个词语本意的艰深、晦涩之意,而是分开解之。

  -19-

  本文共计27952字

  所谓“高”,是指先生立意之高,在这篇对于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分析的文章中,通篇都能感觉到吴于廑先生是以一种俯瞰的方式在统揽全局。正如先生一直强调的“要突破旧的局限,扩大视野,以求达到对世界历史的新的再认识。”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谈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界限时,吴于廑先生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限。……边界对于古代国家,是一个沿其领域而延伸的狭长的面的概念,而非线的概念。就在这个面里,发生和发展着两个世界间的各种交往和矛盾。”先生这一段关于古代国家边界问题的描述,超越了一般历史叙述中的格局,打一个不算太恰当的比方:大多数关于国家边界的观点的阐发似乎都是站在地面上进行的,如我们所熟知的长城的建造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袭扰等,而吴于廑先生则是从平面上升至了空间,把具体的以农耕为主国家与游牧民族部落之间的冲突、对立用几何上的线和面的方式来形容。不得不佩服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的描述之精到、巧妙。

  无独有偶,吴于廑先生对于史学界给予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的评价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种民族的、种族的、植根于农耕世界文明的偏见,往往使关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几次冲击历史意义的考察受到不应有的局限。”在先生的分析当中,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文字,在记载历史的时候本身就具有主观排他性,而分析这些历史的学者又几乎无一例外的来自农耕世界,在这一客观条件下,人们对于游牧世界难以避免的带上了主观认识的色彩。

  -20-

  本文共计27952字

  因此先生呼吁破除这一种偏见,去客观、真实地认识这几次冲击的历史意义。在我看来,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当中最立意最高之处在于:中国作为典型的农本经济大国,吴于廑先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农耕文明特性的影响,而先生能够主动跳出这一桎梏,并且呼吁学者们意识到这一问题,客观的看待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必须承认这体现了史学大家的大气,是学之集大成者才有的高度。

  所谓“深”,则是指先生对历史现象认识之深刻、透彻。正如先生自己在文末所言:“通观必须以对一个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通观就会流于模糊,不清不楚,就不会是一种比较透彻的、在大小轻重之间能够取舍得当的通观。”这正是考验治史者功力的又一处槛。经过了对于具体问题的详细考察、研究,对于关键细节的正确把握,才能使自己的俯瞰不至于失去落脚点,不至于虚无和飘渺,对于大历史的走向和架构也才有正确把握的底气。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谈及农耕世界经济特性时,吴于廑先生认为农耕世界的经济是以农为本的经济,尽管也不乏手工业、商业、以及市集、城镇的存在和发展,但深究还是闭塞的,农本社会之间的交流往来并不能掩饰其自给自足的本质。但接着,先生又分析到这种相对闭塞的经济带来的后果就是相对稳定。相比于游牧世界的流动性而言,这种农耕社会的定居生产的模式更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农耕世界较快的诞生了文明,也较早的出现了社会分化。从而凝练出了“南农北牧,南穷北富”的总结。这一认识的确是精准深刻的。他也同时指出这一现象也并非绝对,阿拉伯的游牧民族部落和中亚一带的农

  -21-

  本文共计27952字

  耕民族都为特例。

  就我看到的一些学者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表的一些文章,有一些学者的确会进入一种误区:片面的放大了所研究的时代,例如研究宋史的一些学者就会过分强调宋的经济之繁荣,用当今经济学的一些模型和概念来辅之以客观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尽管限于学力,我并不能说这样的探索就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其偏颇之处在于忽视了中国农本社会这一基本事实,农本经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也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但这种繁荣是有限的,于今日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繁荣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存在可比性。农耕在它的时代中的确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其相对闭塞和缺乏机动能力,也为后来被游牧世界的冲击埋下了伏笔,把历史的时间轴拉至中国近代,固守小农经济几千年的中国也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而我们无法简单粗暴的判定一种文明的好坏,也不应该过分夸大它在某一时段的积极或消极作用,而如吴于廑先生一直倡导的那样,用一种全球史观去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才能够更正确的把握历史的正确走向,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也不至于因为眼界的狭隘而有失公允。

  正如吴于廑先生在文末提到的那副对联,上联是攀登西山龙门时看到的,下联是先生因不赞同原联故自己补上的,在历史研究的路上,我们也应该切记先生的这一教诲:置身须向极高处,放眼通观大世间。

  【篇三】

  -22-

  本文共计27952字

  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以其对社会主义的严厉批评而闻名,然而,对于其老师——米瑟斯而言,无论是在自由主义立场,还是在对社会主义的批评上,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本《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里,米瑟斯简单而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

  对于米瑟斯,哈耶克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和领军人物,而在米瑟斯身上,则更多的带有古典自由主义的色彩。这一区别明显的表现在了他们对于自由的接受程度上。在哈耶克那里,自由是必需的;但在米瑟斯那里,自由却是绝对的。但毕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理论上的偏离并不影响米瑟斯对于哈耶克的喜爱;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哈耶克却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米瑟斯的批判来取得自己理论上的成就的。哈耶克认为米瑟斯“过分的理性主义”“武断和不容争辩”“先验论”等等。从这种评价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哈耶克对于波普尔的接受。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却又恰恰是米瑟斯所强烈反对的。这一点后面还将提到。

  对于理解米瑟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是弗里德曼。由于是自己的学生,米瑟斯对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多少还是碍于情面。而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另一大代表——弗里德曼——米瑟斯就用不着那么多顾及了。米瑟斯给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和社会公平政策贴上“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签,同时斥责“知识分子易于妥协”。由此可见米瑟斯在自由主义立场上的“纯粹性”。

  一个纯粹的人,他总是善良的,却也是悲剧的。

  -23-

  本文共计27952字

  “纯粹”的学者是理论的迷信者,他会只关注理论的可能性,而不管其现实中的可行性。因为在纯理论的世界中,对于现实的妥协是不存在的。而这种纯粹的理论,往往出自于一个单纯而美好的愿望。

  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米瑟斯的出发点体现得很明显。他说“自由主义只为所有的人,而不为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恰恰不是狭隘的利益集团的联合,而是社会整体利益普通、广泛的联合”。因而,自由主义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与平等相悖。反而在米瑟斯这里,他尤其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与利益。应当说“纯粹”的自由主义是反对偏私的。

  作为一个“纯粹”的人,米瑟斯一生的坎坷与波折是可以想见的。在奥地利时期,米瑟斯的犹太人身份与他传统的自由主义立场,使他在维也纳大学很受排挤。即便后来离开奥地利,并与1949年去往美国,米瑟斯的命运仍然没有获得改变。在性格上,米瑟斯是固执的,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肯对持相左观点的人妥协或退让。而彼时的美国,正处于凯恩斯干预主义的统领之中。在这种现实之下,米瑟斯这个连新自由主义都反对的老头就显得与这个时代强烈的格格不入。在美国教书,直到退休,米瑟斯才将自己的职称——“客座教授”——前的“临时”二字去掉。并且,即便连薪水,米瑟斯都一直是由一家奥地利的基金会支付,而不由他所供职的大学承担。

  生活上的窘迫对于一位学者而言还称不上什么大的困难。理论上的四

  -24-

  本文共计27952字

  面树敌,使得米瑟斯在自己的领域内少有认同,这才是米瑟斯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但是,现实中愈发艰难,米瑟斯在理论世界中的成就却愈发显著。

  米瑟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怎样生活?这是一个关乎气节的问题。在读中学的时候,按照惯例,选择了维吉尔的一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不要向邪恶低头,以其最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正是依靠一种信仰与勇气,米瑟斯成为了新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并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在不被时代认同的情况下,他在年过八旬的时候完成《经济学的基本基础》一书,单枪匹马的与波普尔的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实证主义做斗争。而五十年代发表的《理论与历史》更是表明米瑟斯所关注的领域早已超出经济范畴,而涉及哲学讨论了。在更早前,与1949年出版的《人的行为》一书更是被誉为米瑟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正是在这本书中,米瑟斯实践了他的逻辑演绎方法,全面论述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因此,哈耶克认为米瑟斯是与伏尔泰、孟德斯鸠、托克维尔以及约翰·穆勒不相伯仲的思想家。虽然,米瑟斯不如以上人物有名,但在简单了解了其生平之后,应当说这种评价是丝毫不过分的。

  以上均在其代表性著作《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有所体现。

  首先,这本书的自由主义气息是随处可见的。并且,作为一个纯粹的自由主义者,米瑟斯对于自由永不满足。他在序言中,一上来就说“事实上,自由主义从来就没有能够发挥它的全部作用。”而另一方面,-25-

  本文共计27952字

  则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他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反自由主义思想统治的时代,所有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反自由主义的”。这种不满,或者说米瑟斯的这种绝对自由主义立场,是他终其一生不断与其他学派作斗争的动力与支撑。

  在米瑟斯的思想中,自由主义到底内涵何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书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首先,米瑟斯解释说“用一个唯一的词汇就能概括自由主义的纲领,这就是:私有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之所以这样强调私有制,我认为这里应当还有一个前提,即米瑟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具有一致性,而非相互矛盾的。在这里,米瑟斯进一步引申出了“道德”。而“道德”的作用,正是充当这种人与人之间利益的调和剂。米瑟斯说:“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无论他做什么事情时,不仅要想到他的行为将带来的直接利益,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它是否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这就是道德的要求。并且,米瑟斯进一步说“一切为维护社会秩序服务的东西,我们均认为是道德的,一切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这里所谓的“社会秩序”正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协调的社会状态。所以,米瑟斯并没有只是简单的一味重视市场的作用,相反更加强调道德与私有制之间的相互配合。

  其次,对于个人自由的强调也是重要的。一个自由的社会必然由自由的个人所组成。米瑟斯强烈反对“多数”的强制,而重视对“少数”的自由权利的保护。他认为国家如果不受到限制,那么就很可能沦为多数强制少数的机器,他说“个人自由就会因此被剥夺,个人就会变成集

  -26-

  本文共计27952字

  体的奴隶,成为多数人的奴仆”。同时,米瑟斯提倡对个人的包容,对异见的容忍,他说“一个自由的人应当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为其之不为。应当克服那种只要是他觉得不妥当事情就打电话报警的习惯”。

  米瑟斯也在书中对自由主义作过明确的表述,“自由主义完全是一种关于人类生活以及人类相互合作与交往的学说”。而前面,米瑟斯提出“自由主义只为所有的人,而不为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由于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可以相一致,而自由主义则是一个合适的途径,它可以促进合作与交往,从而实现促进人类整体利益的目的。于是,米瑟斯就对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说“它(自由主义)是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上各种事物内在联系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如何将这种学说应用到人在社会事务中的行为上面的学问。它不允诺任何超出社会和通过社会力所能及的东西。它只想给人们一样东西:和平的、不受干扰的提高所有人们的物质富裕程度,从而——只要社会机构有这个力量——使他们远离苦难的外在根源。减少痛苦,增加欢乐,这就是它的目标”。同时“自由主义不跟着做这种事情。它没有党的鲜花,没有党的色彩,没有党歌,没有党的偶像,没有标志,没有口号。它只有事业和论据,而它们必定把它引向胜利”。由此可见,米瑟斯的思想中,自由主义正是人类社会所能及的,最恰当的实现人类幸福的方式。同时,特别相似的是,米瑟斯所信奉的自由主义与其本人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朴实;虽被误解,但终归为这个世界默默行动着。

  -27-

  本文共计27952字

  一个人所支持的东西,可以部分地由他所反对的东西体现出来。哈耶克以反对社会主义闻名,而米瑟斯在这一点上,只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几乎同对自由主义的支持差不多,处处可见对社会主义及其相关一切事物的批判,。其中,他在第三章的结尾,集中讲了俄国。他认为俄国人接受社会主义,是因为“俄国人民的思想如此贫乏,以致它从来不能够自己去抓住表达自己本性的思想并把它们表达出来”。并且米瑟斯认为,布尔什维克主义下的俄国,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而这样的民族,“它是永远无法与世界和平相处,它必然回到最野蛮和最粗鲁的状态中去”。最后,米瑟斯告诫说“让俄国人去当俄国人,让他们在自己国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不要让他们超出自己的世界去毁坏欧洲文明吧”。不过,这里有个疑问。米瑟斯的自由主义提倡对异见,对少数派与反对者保持包容的态度,但是对于与主流资本主义相异的社会主义,米瑟斯是否也有包容呢?我觉得米瑟斯在这点上是做得不够的。没有做到一个纯粹的自由主义者的标准与高度。

  同样,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米瑟斯也是没有好感。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攻击自由主义的武器——阶级斗争学说,米瑟斯的厌恶,在这在书中表现得很明显。因为米瑟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从根本上是可协调的,因而阶级之间(米瑟斯并不否认阶级的存在)应当以合作为主,以实现共同利益。所以米瑟斯批评说“马克思与他的追随者从未对阶级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过任何定义或表述”并且阶级学说从来就“没有超出一个口号的范畴”。

  -28-

  本文共计27952字

  此外,对于反对自由主义的政党(社会主义政党固然位列其中),米瑟斯同样一概加以批驳。他说“它们(政党)的所作所为是鼓动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反对其他社会集团的斗争”。并且,不仅在目标上是恶的,即便是在实践中,政党也不具有可行性,“某些代表特权利益的政党,企图把自己建立在为大多数居民争取平等特权的基础之上,这是极为荒谬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政党。当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某个特权的时候,它就再也不是什么特权了”“农业党不可能长期作为一个利益政党存在下去”。而对于这种政党在某些国家的胜利,米瑟斯给出了解释,并警告道“个别国家的一些政党已经成功地利用宣传和鼓动的方式克服了上述困难。它们颇有成效的让每个社会阶层和集团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期待从它们这些政党的胜利中获得好处。这一事实仅仅能说明这些政党的领袖人物的外交手腕和策略上颇有本领,只能证明广大选民缺乏判断能力以及他们在政治上还不成熟,丝毫不能证明这些政党可以解决它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于以上这些有违自由主义的思想与事物,米瑟斯的批评是严厉而毫不留情的。由此也使人对米瑟斯产生了“偏激者”的印像。但回过头去,看一下米瑟斯的理论主张,他批判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由此也被哈耶克批评为“过分的理性主义”。他的方法论主张逻辑演绎推理,由此而完成其理论著作——《人类行为》。于是问题也就产生了:一个在理论上标榜理性主义并在方法上注重逻辑推理的人,却在政治思想上陷入偏激?这是难以理解的。

  -29-

  本文共计27952字

  在书中,米瑟斯还分别对以下的几个主张表示了反对,分别是直接民主、无政府主义和暴力方式。对于直接民主,米瑟斯说“真正的民主与浪漫主义者想象中的直接民主截然不同”。而对于无政府主义,他也批评说“无政府主义者无视人的真实天性,他们的理想只能在一个有天使和圣人组成的世界里得以实现”。对于暴力,米瑟斯的态度也同样保持了冷静,他说“自由主义认为,暴力从来就不是解决危机问题的手段”。直接民主、无政府主义和暴力手段,这些都是激进分子所推崇的,然而由于对社会主义强烈批评而貌似“偏激”的米瑟斯却对以上一一加以了批判。一个偏激者是不会反对激进主张的,那么前面米瑟斯对于社会主义的“偏激”态度,就不能说明米瑟斯本人是偏激的,而是另有原因造成的。

  至于这个原因是什么,从《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这本薄书中,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推测。

  米瑟斯在第一章,“法西斯的批判”一节中,有许多骇人的观点。他说“‘法西斯分子以及与法西斯相似的政党所作所为是由于对布尔什维克分子和共产党的愤怒而引起的反应和冲动行为”。甚至他还说“不可否认的是,法西斯主义及其类似的独裁努力完全是出于一种最良好的愿望,它此时介入了欧洲的生活,是为了拯救欧洲的文明”。米瑟斯在这里对于法西斯的同情与包容是令人诧异的。而在这种难以理喻的态度背后,是米瑟斯将一切都归咎与布尔什维克,归罪与社会主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是一个纯粹的自由主义者,对于资本主义的维护会显得更加强烈,同时似乎也说明了米瑟斯对于社会主义有一种个人感

  -30-

  本文共计27952字

  情上的憎恶。至于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个人感情,以致遮蔽了一位理性主义者看待法西斯的目光,我想应当是与米瑟斯的生平相关的。只是,既然没有相关的确实证据,这种猜测最终也只能作为一种猜测了。

  总之,人终究只是人;进行思考的是人,而我们所思考的对象也还是人。米瑟斯在对待理论时的理性,我们不能用来去解释他对待其他事物的感性。虽然米瑟斯以其生平所彰显出来的人格魅力,十分能够感召人。但是对于人,却永远不可迷信,米瑟斯丝毫不能例外。他对于社会主义的态度与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他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于法西斯的正确判断,这一危险的结果,在令天我们遗憾之余,也值得我们警醒。

  【篇四】

  《紫檀木球》在我自己看来是个中规中矩的历史小说,尽管我绞尽脑汁让这篇小说具有现代小说的功能,但它最终还是人们所熟悉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事。不出人们之想象,不出史料典籍半步,我没有虚构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欲望,因此这部小说、这个著名的女人也只能落入窠臼之中。

  ——苏童

  读完《紫檀木球》一书后,苏童的这段话正是我最大的感想。武则天的生平事迹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而苏童又是严格按照史料记载组织

  -31-

  本文共计27952字

  事件,所以在内容上并无新意。并且或许是囿于篇幅,书中人物和事件较少,也没有刻意营造辉煌灿烂的氛围,因此并未给我带来大唐盛世应有的令人叹为观止之感。这些特点都让我读完这部小说后心生失望。但此书在人物塑造上忠于作者的个人意识,又继承了苏童一贯的虚无颓废又诗意盎然的风格,在叙述角度上也的确有“现代小说的功能”,读来倒也有所收获。

  历史文学的“虚”与“实”

  若让我写一部历史小说,我一定会在史实与虚构间左右为难,徘徊不定,我想任何一个历史小说作家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个问题。我一度认为苏童忠于自称的“不出史料典籍半部”的说法,因为书中的时间顺序、人物、职称,事件都相当真实,但细细想来他还是赋予了小说内容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体现于他在选择和组织史料上表现的相当狡猾。

  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武则天被苏童写成了一个扁平化人物。她极度缺乏安全感,面对自己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黑色漩涡,既不想覆身其中身不由己,又野心勃勃的想步步登天,因此无所不用其极的排除身边的每个障碍,不管是后宫中具有竞争关系的妃嫔,还是前朝反对自己政见的臣工,甚至自己的儿女和丈夫,她都能狠心废黜或杀害。给读者们造成如此印象的原因是苏童没有表现武则天女性温情和励精图治的一面,而是有意的回避了任何可以表现她对父母的孺慕之情、对李治的夫妻之情以及对儿女的关爱之情的事件和朝堂上的纵横捭阖。

  -32-

  本文共计27952字

  苏童曾经说:“什么是过去和历史?它对于我是一堆纸质的碎片,因为碎了我可以按我的方式拾起它,缝补叠合,重建我的世界。”这句话可看作他处理人物手法的一个注解。苏童站在现代角度来表现处于历史维度下的人和事,他所谓的尊重历史仅仅是不虚构事件,但是在写作中他依据自己的认识体验去选择和组织材料,隐藏人物性格中他不重视的部分而突出他较为欣赏的部分,对读者输出对于这个历史人物的个人评价。这有别于传统历史小说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下多方面深层次的展现人物全貌的写法,赋予了作者对历史解构、选择和表达的权利,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特色。

  如此看来,武则天性格中的超越意识是苏童所欣赏和想要表现的。武则天身为女性而处于男权世界,能够真实表达自己对于命运的掌控欲望和对未来的不懈探索,奋勇争取自己想要的人生,和书中的其他人物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是真实而可敬的。但苏童突出了武则天对于权力的渴望和与男宠的情爱,读者或许会认为武则天勾引太子,把持朝政,杀害儿女,秽乱宫廷,这些欲望化的表现显得人物面目可憎。但我认为,人生来便有欲望,而欲望通常是支持人们不断奋斗和抗争的力量源泉,而所谓的秽乱宫廷等谴责更是封建男权社会的思想余毒。武则天的真实价值与人格魅力恰好在于她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欲望并勇于争取。

  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就是当下。历史小说的一大益处就在于它能够在作品主旨和意识形态中间竖起一道屏障,巧妙的使作者的思想表达更为自由。苏童对历史的别样“虚构”与现实相互照应,其笔下的武则天

  -33-

  本文共计27952字

  如此具有现代斗争精神,或许可以说是他对于当下人格的隐喻。

  由叙事角度变换带来的奇异体验

  小说最显而易见的创新之处在于叙述角度的变换。苏童将武则天根据人生不同的地位阶段被分为“才人武照”,“昭仪武照”,“天后武照”“女皇”四章,这些章节都以第三人称叙述。四章中又穿插“太子弘”,“太子贤”,“睿宗”三章,除“太子贤”仍以第三人称叙事外,其他两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皇子眼中的母后武照。

  这些叙事主体虽然交错变换,但语气都是一以贯之的淡然,甚至出离的漠然。叙事者仿佛对于沧海桑田都有一种冷眼旁观的冷静。这种语气在刻画一个具有强烈欲望的人物形象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有一种奇异的陌生化效果,使人觉得字里行间都存在着一种张力,耐人寻味。同时这种冷静也不可避免的使小说中的情节增强了可信度。这样处理的另一个结果是时间顺序的错乱,这样的错乱对于了解武则天生平的大众来说不会影响对于人物和时间事件的理解,反而带来了一种历史车轮驶过之后的空洞和虚无。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况下叙事主体的改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是其性格更加丰满立体,但我认为在本书中恰恰相反。皇子们口中的母后并没有温情和关爱,连亲生儿子都畏惧甚至憎恨着自己的母亲,正是从侧面印证和加强了从才人到女皇的武则天冷酷无情,杀伐果断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写法更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建立。

  -34-

  本文共计27952字

  颓废美学的烘托渲染

  前几天我读了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再来读此书时就觉得两书颇为相似,都弥漫着颓废凄凉又哀伤的氛围。在未看作者介绍时我曾经一度认为他是一位女性作家,一经询问,竟然大多数同学都曾误判了作者的性别。这已经可以充分体现苏童悲观的笔调和凄清的文风。

  这种写作特色被学者称作是颓废美学,其特点是“摒弃理性,张扬个性,追求自由,注重感官本能放纵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神秘主义情趣”。如此看来,本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具有颓废美学的特质了。武则天放纵自己的身心去追求权力和享受,到了晚年更是被冠上荒淫的帽子,可见其感官放纵;太子弘和太子贤在母后的压力下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自暴自弃,在登基前一个被杀,一个被废,后也死于鸩酒,不可谓不是悲剧人物;太子哲倒是顺利登机,但没过几天因不满太后通只手遮天,在牢骚中被拉下皇位,退位为王,虽然最终得以再登帝位,但已经由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人变为一个脑满肠肥的中年人,其庸碌自不必说;最后睿宗李旦虽说一生平安,但其在位期间一直处于武则天的操控下,是一个无关轻重的傀儡皇帝,性格又懦弱温和不敢防抗,可悲可叹。书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基本都屈服于武则天的权威之下,竟无一例外。如此大面积的颓废人格设定,这也算是我读过的唯一一例了。

  除了人物性格的颓废之美,小说主题的的颓废特色也一目了然。苏童主要着眼于人性中的阴暗与丑恶,欲望这朵恶之花在他笔下无限膨胀。

  -35-

  本文共计27952字

  几十年的历史过程被分割成一段段的章节,各种人物在其中你来我往,倏忽而逝。不论是寂寥痴癫的老宫女悄然逝去,还是荣极一时的萧淑妃王皇后的诬陷被害;无论是位极人臣的宰相裴炎被罢黜降罪,还是宠渥内宫的张氏兄弟血洒殿前,这些历史人物都像武则天手中把玩的紫檀木球一般,不过是她登顶的棋子和工具,受其驱使,终被抛弃,如流星划过天宇,明明灭灭,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

  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继承了苏童一贯的颓废的诗意化特征。首先是语句的重复,如“太子弘”一章中的后半段几乎在每一自然段段首都会重复出现“我是东宫太子李弘”。对于自己身份的不断强调表现了人物内心的茫然、彷徨与畏惧,同时也渲染了虚无颓废的氛围。接着就是与《我的帝王生涯》相类似的任务对某种意像产生的联想式的预言,这些预言往往是消极悲观的并且最终都会应验,带来了一种吊诡的神秘感。在文章的最后女皇垂垂老去,在微雨的窗前怀念自己的的青春生命,诗意伤感的描写几乎使我忘记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女皇,而非伤春悲秋的怨妇。

  《紫檀木球》是武则天以欲望为导引,奋勇向前最终登顶的真实记录,其中又以颓废悲观的笔调贯穿全书,使这条鲜血铺就的道路笼罩上一层凄清脉脉的薄雾,影影绰绰,但掩盖不了目的地那个黄金宝座炫目的光芒。

  【篇五】

  -36-

  本文共计27952字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个书名的第一眼就会退却了,这似乎是一本很枯燥的、爱说大道理的书,其实不然。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女生都有必要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不是把它看作一项必须要完成的硬性任务,而是当作自己在从别人的经历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借鉴,它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一些之前我们自己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踏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很有启迪。总体而言,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很高的。其中字里行间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是我之前很少涉猎的,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所有观点(关于这一部分,我会在正文中详细阐明),但这至少为我看待、分析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本书中,作者罗爱萍、王蜂、江宇三位女士聚焦当今社会热度不断攀升的剩女问题,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运用专业知识,辅以各种翔实的调查数据和真实生动的实例,深度剖析剩女问题,提供了不同于以往各种污化剩女形象的结论和建议,理性而有力地为剩女“平反”,也更人性化地对剩女群体给予了应有的理解和同情,甚至对那些深思熟虑之后坚定地选择暂时或终身单身的女性明确地给予支持。这是之前很多人所忽略的。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觉得这三位女士很是了不起,她们发出了与主流意见相悖的理性的声音。

  在这本书的开端,剩女群体面临的巨大压力、各种荒唐而露骨的指责非议就使我有些震惊了。之前我并没有很深入地了解剩女这个群体,只是大概知道剩女会被很多人督促赶紧结婚。而事实上,这种“督促”的力度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甚至接近于人身攻击了。比如资深媒体人黄章晋为了让国家为他和其他剩男解决老婆问题,就于两会期间在共识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妇女应当国有化》的文章,希望国家

  -37-

  本文共计27952字

  能加强干预,强制把未婚女性分发给单身男性。但凡是一个有一点理性的人,都会觉得这一观点荒唐至极也无耻之极吧?把女性国有化,当作生产资料分配给单身男性,这完全就是不把女性当人看啊。我很意外,在这样一个男女平等的法治社会,怎么还会有人持这种观点?怎么可以把女性至于如此低下的地位?更何况,黄章晋并非一字不识的文盲光棍,而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和《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啊,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连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无法正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那社会上还有多少人也持有类似甚至更厚颜无耻的观点呢?正如作者所说:“剩男有何功德,配让国家牺牲女性婚恋自由去安抚他们?”如果只是男性不把女性置于与之平等的地位,还可以理解,毕竟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流行。可是,更可悲的是,连一些女性自己都不愿正视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宁愿让男性来主导自己的命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就在两会期间公开称剩女为“剩饭”,全怪她们不能客观地对待社会现实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会到这种境地,更是鼓吹“不结婚会影响女人的身心健康”。还嫌婚后女性过分追求事业,应当“让女性回家”,更好地担负起养育孩子,奉献家庭的使命。把剩女等同于剩饭,这可谓是剩女舆论兴盛起来后最具侮辱性的话语了,着实令人气愤,不得不为剩女群体叫屈。作为一名女性政协委员,张晓梅不积极地利用身份地位与话语优势为女性同胞谋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也就罢了,还站在男性立场上污蔑女性,阻碍女性地位的提高,这就有些过分了。如果她真的认为女性应当回家相夫教子,那她自己为何不身体力行,反而还抛头露面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呢?这种言行不一,明眼人是一看便知的,不必多费口舌。

  -38-

  本文共计27952字

  但在这一章中,我也认为作者的观点有偏颇的一面,主要是在姚晨的这个事例上。姚晨觉得“女人是从属于男人的,这样的女人才可爱”,作者对此大加鞭斥,认为她这样是为了保持与男权媒体的良好关系,进而助力于自己的演艺事业,并认为正是得益于此,姚晨再婚时,媒体才一边倒地支持她,并把这场婚礼吹嘘得纯洁无比——媒体这种高规格待遇就是对她维护男权社会规则的至高无上的奖赏。谈到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显得八卦一点了。可是,实事求是地讲,可能是本书出版的时间限制,关于姚晨再婚一事的后期发酵,作者并没有预料到。前不久,知名网友爆出姚晨婚内出轨才是其婚姻破裂的真实原因后,媒体不也是铺天盖地的指责吗?如果说姚晨对男权媒体的讨好是其再婚受到祝福的原因的话,那现在这种讨好为什么就不奏效了呢?由此可见,当时媒体的友好,绝大多数原因是被姚晨一直以来树立的正面形象蒙蔽且对其再婚的真相并不知情,而不是所谓的“对男权媒体的讨好”。撇开这不谈,我认为作者对姚晨的指责是有些过火了。毕竟,姚晨的主要身份是娱乐圈的演艺明星,与前文提到的黄章晋、张晓梅不同。而且姚晨主要是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并不是要求或者提倡别人都这样做。而黄、张二人的主张都是针对整个剩女群体的,是对别人的做法、态度横加干涉的粗暴行为,当然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因此,我认为,对于女性地位、婚姻态度这方面的一些明显错误的舆论导向是应当警惕的,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是需要的,不能因为任何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就滥加指责。

  我非常赞同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越早结婚则婚姻可能越

  -39-

  本文共计27952字

  不稳定。这不仅可以从作者提供的“美国男女初婚离婚率和结婚年龄的关系”表格中看出来,其实从理论上分析也是情理之中的。现在有很多毕婚族,希望能用婚姻来守护或是巩固校园中纯洁的爱情。但我们应当意识到,这种所谓的纯洁而没有裂痕的爱情,只是因为它还没有经受考验,没有受到社会上大风大浪的洗礼。校园中产生的爱情能否承受现实的试炼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双方能够共同面对现实难题考验,那才可以称之为稳固的真爱。更何况,在年纪尚小,阅历尚浅之时,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对一些问题的考虑太过稚嫩,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为。而且,在经历社会上的磨难之前,很多人是生活在自己构建的相对理想化的世界里的,根本无力看清社会生活的残酷和彼此的优缺点。不止女性,男性也是如此。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见婚姻对于女性的重要。依我来看,现在的社会对女性的婚姻状况还是相当重视的,人们对二婚女性持有的态度是不够友好的。女性应当明白的是:宁愿考虑清楚了,晚点结婚,也不要随随便便把自己嫁出去了再后悔,要么婚姻破裂,留下阴影,要么痛苦一辈子。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另外,女性自身必须要有准确的价值定位。男女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一定要依附于谁的问题,女性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活出精彩。那些把自我价值定位在取悦男人,把自身成功定义为相夫教子的女性实在可悲。我并不是说,女性不该为男性着想,不该教育下一代,我只是觉得人生有无限可能,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天地局限于一个男人身上或是一个小家之中呢?女性追求事业,有上进心,不仅可以给男性提供一定帮助,有利于家庭稳定幸福,还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啊。女性完全可以通过这样一条途径实

  -40-

  本文共计27952字

  现自己的价值啊,没有必要完全舍弃一方。女人是自己的命运掌控者,如果我们自轻自贱,一味委曲求全的话,男性就更不会平等对待我们了,我们怎么可能实现自己的幸福呢?

  至于作者讲到的已婚女性的权利困境,称法律不保护已婚女人,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这一点已经有所改善。两会期间对于家庭暴力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反家庭暴力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相信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指日可待。社会在进步,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女性的生存环境会一步一步改善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如此,已婚女人还是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法律对已婚女人保护不力,女性在婚姻中常常需要赤手空拳的自卫,所以女性为自己设立严格的择偶标准,以避免进入摧残性的婚姻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家务劳动不被承认。几乎在所有人,也包括女性的心目中,女性从事家务劳动都是天经地义的,是女性的义务。女性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得不到赞美,但如果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就会被指责,甚至女性在外追求事业,也要以处理好家务为前提,否则就会被贴上“不顾家”的标签。男人外出挣钱是他不管家务的有力借口,美其名曰性别分工。而女性包揽了家务也不能成为她不外出挣钱的理由,美其名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对女性多大的歧视!“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完全适应了,但它曾经的存在毕竟证明了“外”与“内”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存。更何况,家务劳动、家庭琐事并不比在外打拼轻松多少,只是后者的表现形式更加明显罢了。而令人心酸的是,就连法律也不几乎承认女性为了家庭付出的牺牲和操劳。《婚姻法》中就规定了:家务劳动可以索取补偿的前提是“夫

  -41-

  本文共计27952字

  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也就是夫妻一直遵守AA制的书面合同。这样做的话只能证明两人之间不存在信任,那么他们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所以这种AA制协议,注定不可能有几个女人能在离婚法庭上拿得出来。总体而言,婚后生活并不像描绘或是想象的那样幸福美好,已婚女性不一定就比单身女性过得幸福。所以,女人做出结婚的决定还是得深思熟虑,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作者提出的关于女性从夫姓的观点对我而言很是新颖,也很有启迪意义。作者认为:有些人把西方女性从夫姓的传统作为西方女性地位低的标志,而实际上,中国没有让媳妇改姓夫姓的传统,不是出于对媳妇娘家的尊重,而是不接纳媳妇作为正式家庭成员的意思,也就是把媳妇作为外姓人来排斥。由于资源和时间有限,我无法评价此观点的对错,但我觉得这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谨在此列出与大家共享。

  女性是有生育权的,也就是说女性有选择生育的权利,也有选择不生育的权利。但实际上,女性一旦结婚,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利似乎就不能由女性自己掌控了。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女人仍然是为男人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能全权处置自己的身体:孩子虽然怀在女性的肚子里,但却是男人的财产,女子打胎相当于侵害了男人的权利。退一步讲,即使不是要打掉已经怀上了的孩子,而是不愿意怀孩子,女性也会受到诸多压力和劝告。在这里,作者给出的反击可谓大快人心:很多人总爱劝导不喜欢小孩的女人说“你生了就喜欢了”,这是一种流氓逻辑。好比本来不吸烟的人没觉得烟有什么好,吸了之

  -42-

  本文共计27952字

  后爱上了香烟,但这并不说明当初吸烟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真心佩服作者的机智。喜欢生小孩所以愿意生小孩是生育的前提啊,那些一味让女性忽略自己的内心想法,为迎合男人而被迫生小孩的人,间接是在剥夺女性的权利啊,很明显,这也是没有重视女性平等地位的直接表现。

  关于择偶方面,作者认为经济收入对女性的择偶制约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我很认同的一个观点。不得不承认,经济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经济方面没有稳定的保障的话,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为买房等问题更加操心,就连另一半原生家庭的所在地都要考虑。因为双方老家的距离太远会增加走动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呢?答案就是接受教育。一般来说,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基本是呈正向关系的。所以,我们女性要想增加自己未来择偶的机会,降低所受的限制的话,就必须努力获取相对更好地教育,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削弱自己接受教育的决心。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将来能够生活得更好。

  作者认为:长时间培养的女性同性友谊,能够取代主流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的照顾和陪伴功能,可以解决单身女性所忧虑的老来无人照顾的问题。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尤其是“取代”和“解决”这两个词语,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了。同性女友给我们的陪伴和某种程度上的照顾是不能与家庭给我们的陪伴与照顾等价的。我并不是说,前者不重要,但毋庸置疑,前者与后者的功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只能说,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时候,女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安慰,缓解我

  -43-

  本文共计27952字

  们的失落与寂寞无助,但它是无法取代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归属感的。至于说同性女友能够解决单身女性老年无人照顾的问题,我觉得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同性女友和自己的年龄相差不会太大,健康状况应该也不会差得太远。当两人同时步入暮年,身体状况与日剧下的时候,谁来照顾谁呢?恐怕是两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照顾吧?且不说两人都身体状况堪忧,即使一个人相对硬朗,她又有什么责任和义务一定要照顾另外一个呢?如果长期卧病在床,自己亲身养育的孩子尚不能确保孝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夫妻也难免互生厌烦,更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或是法律关系的朋友呢?如果这位朋友又结了婚,那她对自己的家庭要负有更大的责任吧?让她撇开家人,照顾朋友,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也太过理想化了。我认为作者说的情况应该只适用于两人在老年时仍然保持身体健康,又都没有结婚,缺乏家人陪伴,便双双住在养老院,或是请护工,这样在寂寞的时候还能有个聊天的对象。至于“照顾”,便谈不上了吧。

  作者在书中也对男权的择偶观提出了严厉批判,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人的寿命比不上现代人,但也没有剩女一说,甚至有些被称作美女的人已经三四十岁了,这是为什么呢?作者是这样解读的:在古代,男权势力强大,社会不必担心女性不结婚或是晚结婚,所以没有必要刻意贬低大龄女性的外貌。而现在男权开始走下坡路,“女人不愿意结婚怎么办”成了男权的担忧。再加上年龄小的女人思想不成熟,容易上当受骗,容易被控制,所以男权势力使出种种手段,逼迫女人早结婚。确实,很多时候,通过古今对比,我们是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并从中总结出道理来的。此外,我还认为,虽然社会上大

  -44-

  本文共计27952字

  肆宣扬“剩女”一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国现在总体状况是男女比例失衡,男性数量要多于女性,再加上现在社会进步,女性有了更多选择,很多女性不再把婚姻看作人生的必需品,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男性“落单”,所以男权势力是有隐隐的担忧的,多重压力驱使下,他们反倒开始宣传女性不易出嫁,希望女性在混淆视听的宣传中慌了手脚。总之,女性一定要睁大眼睛,辨明真相,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否则最后受伤的是我们自己。

  我还想就很多人比较关注的剩女健康问题谈一下。作者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和推理,揭露出社会上之前大肆宣传的剩女健康问题是有阴谋的。一方面,并非像宣传的那样,晚生育和不生育会大大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剩女患宫颈炎和卵巢癌的可能性大于已婚妇女,剩女有心理障碍或是心理健康堪忧。事实恰好相反,饮食是否健康才是影响乳腺癌的首要因素,而且终生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还小于35岁以后生育的女性。女人晚婚是可以降低宫颈癌和卵巢癌风险的。此外,对女性心理状况有影响的主要是年龄而非婚姻状况。另一方面,关于高龄产妇生育风险很大的宣传也是甚嚣尘上。实际上,虽然有些先天疾病的发生率随母亲的年龄上升,但也有些先天疾病的发生率会随母亲年龄而下降,因此,总体而言,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与母亲的年龄并无太大关联。所以说,剩女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妖魔化了,她们的健康状况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应当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剩女问题,而不是随波逐流,在社会对剩女进行集体批判的大潮中,迫于各种压力,马马虎虎地为自己找到归宿,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啊。

  -45-

  本文共计27952字

  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道理,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如何透过现象去洞察事件的本质。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捕风捉影,有太多的断章取义,有太多的颠倒黑白。我们女性作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剩女问题的大讨论把女性置于漩涡的中心,置于话题的风口浪尖,但我们不应该被别人的指手画脚牵绊住了前进的步伐。生活是自己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迫于别人的压力,走进婚姻的殿堂,只能是为自己筑起坟墓。等到我们为自己草率的决定后悔时,当时那些催促我们的人中,难道会有谁站出来替我们承担这苦涩的结果吗?当然不会的。只有我们自己默默承担,默默忍受,受伤的是我们自己。所以,最初那一步真的很重要,它可以使你节节高升,也可能使你跌落谷底。女性必须思虑周全,才能把自己的后半生托付给另一个人。千万别违背自己的内心而结婚。做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推着自己走进痛苦的深渊。最后,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这本《中国剩女调查》,相信会对今后的人生有所启发。

  -46-

相关热词搜索: 书香征文的感悟 大学生书香征文范文 书香 征文 大学生

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