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
2、理解诗的内容, 学习本诗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3、从意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诗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从意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作者简介: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字词学习 2、 节奏朗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深入了解::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3.诗文解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伴随你一直到那夜郎以西。
三、深入探究 1、本诗背景: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特别擅长写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 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2、感悟情感:
1. 既然李白将自己的“愁心”托给了明月,那么请大家思考: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了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 示例:王兄,你一路跋山涉水到这龙标可还好?你的好友李白很是挂念你,他托我来看看你,转告你照顾好自己,不要灰心,明天会更好!小结:李白的愁心包括对朋友被贬遭遇的同情、路途遥远的担忧、对朋友生活的关心,还有真挚美好的祝愿。
2. 诗人借助哪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愁心”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 (1)杨花,“杨花落尽”点明了时令--“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且以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示友人的前途未卜。
(2)子规,即杜鹃,在古诗词中,它总是悲啼“不如归去”,用于关怀跋山涉水、远赴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3. 作者为什么将愁心交给明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月是圆的,象征团圆;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
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拟人的修辞,将明月化作使者,向友人转达自己的担心;同时又把皎洁的明月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子规 规( ) 龙标 标( ) 愁 愁心( )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填空。
(1)李白,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我们学过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王昌龄,字__________,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__(诗派)诗人。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抒情,蕴含漂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左迁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