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1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蹲踞(jù)涟漪断壁残垣(héng)龙吟凤哕 B.淳朴(chún)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西省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蹲踞(jù) 涟漪 断壁残垣(héng) 龙吟凤哕
B.淳朴(chún) 狼籍 脍炙人口(zhì) 即物起兴
C.咫尺(zhǐ) 污秽 惟妙惟肖(xiào) 相形见绌
D.混淆(xiáo) 震憾 如坐针毡(zhān) 美味佳肴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凡人皆能做到,成功并非幻想。
②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 炼,任何人都能从*凡变成卓越。
③但是,如果以责任、兴趣为动力,把这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④两万小时的锻炼是怎样的漫长、枯燥、无趣,甚至绝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②④③①
5.下列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2分)
A. 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B.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
C.我们的校园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地上。
D. 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6.下面对这首诗的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暗示了傍晚的到来。
B.三、四句中的“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C.第七句中“值”是“正碰上……的时候”,这一句表示作者既赏佳景,更遇良朋的喜悦心情。
D.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的狂士,五柳指陶渊明。这里作者均用来自比。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全结合的五律。
B.颔联用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王维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
C.颈联中“上”字尤见功力,它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炊烟初升的景象。
D.全诗在写作顺序上风光和人物交替出现,相映成趣,抒写了裴迪的闲居之乐和对王维的真切情意。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卫鞅①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②,公*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③。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④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⑤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⑥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
【注释】①卫鞅:即后来的商鞅。②至行:彻底执行。③黥:脸上刺字。劓:割去鼻子。傅:老师。④刻深:苛刻阴沉。⑤更:变为。⑥仇雠:仇人。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商君/治秦 B.民/不妄取
C. 大臣/太重者国危 D.惠王/车 裂之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孝公以为相( ) (2)期年之后( )
(3)疾且不起( )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11.选文记载的卫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三军可夺帅也, 。
(2) ,悠然见南山。
(3)四面歌残终破楚, 。
(4)同行十二年, 。
(5)黑云压城城欲摧, 。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7分)
隔壁家的奶奶
彭湃
昨天晚上,我又和隔壁家的老太太吵了一架。
我隔壁屋子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身体还算健朗,耳朵稍微有点背,总是一个人。每次房东过来收租,都会给她带点东西,他们曾是多年的邻居。
我是上班族,朝九晚五,跟她并无交集。每天下班回家,能隔着破旧的房门听到收音机的嘈杂声,一般是电台的花鼓戏。
昨晚,她愤怒地敲开我的房门,非说我偷了她的火钳。我十分冤枉,我住的地方没灶台,也不用煤,要她的火钳干吗呢?我把她请进屋,让她里里外外找一遍,她没找到,一口咬定是我藏起来了。
我们争执不下,引来了不少邻居,她当众胡搅蛮缠倚老卖老,说我年轻人欺负一个老太婆不要脸。到后来更是用方言骂我,都是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我气得要命,摔上门不再理会,她在外面继续喋喋不休地骂了半小时。
晚上我气得都失眠了,今早一觉醒来上班迟到了,索性请了半天假。11点出门,在楼道间撞见老太太,她吃力地扛着一张旧饭桌,卡在楼道间进退两难。楼下附近有个垃圾站,每次看到还能用的生活用具她都会捡回家。
我生怕她闪到腰,忙帮她扛。
“哎哟,谢谢,小伙子啊,你人真好。”她完全忘了昨晚的事,笑得满脸皱纹。
我心头一酸,顿时还有点责备自己:昨晚干吗要跟一个老人较劲。
记得奶奶离世前两年,身体急速衰老,记性越来越差,常常说自己藏的`钱不见了,接着骂我们偷了她的钱,又骂又闹。到后面更严重,不肯吃饭,说饭里有毒,我们想毒死她。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衰老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它不但摧毁了自己,更折磨着亲人间多年建立起来的温情。
再后来奶奶不闹也不哭,变得异常安静。每天搬着椅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天色暗了,再搬着椅子步履蹒跚地走回家,一步一步,要走上好久。我想扶她,她却笑着说不用。我想她只是放弃了挣扎和不安,坦然接受。
接到她病危的电话是在三年前的夏天,赶回家时她已陷入昏迷。医生说:“就这一两天的事。”
我记得那天下午阳光很晒,有风,能听到前院风吹过樟树的摩挲声。我守在床边,自言自语 地说起儿时的事,那时候奶奶身体还很好,家务活全揽,晚上 还领着我们三姐弟去河边散步。奶奶最疼我,给我买的冰棒比姐姐们的都贵。我边说边哭,后来奶奶干枯的眼窝里也流出一滴浑浊的泪。没多久,她就断了气。
说也奇怪,现在每次想到奶奶都是温暖的,最后两年里的糟糕也变得不再糟糕。
我把桌子搬进家,给老太太擦干净,摆好。老太太给我端来一杯热茶,手一直抖。她又说起了自己的儿子,在当兵,镇守边疆,不能回家;还有一个女儿,嫁去了北京,工作忙,没时间看她。但是他们都很孝顺,惦记着她,经常给她寄东西。
我羡慕说:“婆婆您真是有福气。”
脑中回想起刚住进来第一天,我问过房东,隔壁老太太为何一个人?房东只是叹了口气,摇摇头。
手中的茶冷了,我起身要走,发现窗户开着,外面飘着冷雨,凉风嗖嗖地刮进来。我上前关上,老太太忙阻止我说:“别,别关。我呀,耳朵不好使,万一儿女回来了,叫门听不见可怎么办啊。”
“是啊。”我蓦地收回了手。
晚上下班回家,我去五金店挑了一把旧点的火钳。回家时,悄悄放在了老太太门外,希望明天一早,她会惊喜地跑来敲开我的门,告诉我:火钳找到了,小伙子,我错怪你啦。当然,我知道这不可能,她早忘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3.请简述昨晚“我”的情绪变化过程。(4分)
答:
14.文中写了“我”对自己的奶奶的回忆,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
15.文章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何作用?(3分)
我记得那天下午阳光很晒,有风,能听到前院风吹过樟树的摩挲声。
答:
16.隔壁老太太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7~2 0题。(13分)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陈 凌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
②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③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有人说,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确实,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
④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⑤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 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⑥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
(节选自2017年2月24日《人民日报》)
17.结合材料内容,试分析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认为“综艺清流”类节目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4分)
19.请为第③段论述“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这一观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20. 结合选文,谈谈你如何看待“综艺清流”类节目。(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请你使用借物抒情的写法,描写一种你最喜欢的事物,借此来抒发你的真情。(字数100字左右)
(二)写作(50分)
22.请以“遇见_______是我最大的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
相关热词搜索: 江西省 中考 试卷 江西省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1 中考语文试卷真题江西 江西中考语文选择题 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