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演说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2023考研政治常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1  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考研政治常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2023考研政治常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1

  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3)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4)“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5)“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错误的二元论思想。

  (6)“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两者虽然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7)“凡唯心主义者都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 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9)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阶级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阶级性的理论表现。党性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立场的根本对立,阶级性指的是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及其利益。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2

  唯物论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措施

  (1)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意思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造福于人类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点 归纳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常考哲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1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100个 考研政治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1-3 考研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