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及教学实录(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1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 及教学实录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
课时安排:二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3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摔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4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次写()最后写()。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音乐录音带。
5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全篇描写的情境。
(引导学生边读文章,边想画面,读着,想着,课文中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2.提示:读屠格涅夫写的故事,就好像在看一幅一幅的画,现在就想办法,把课文写的,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画下来,好像在画连环画。你们一共看了几幅画呢? 学生随手用简笔画形式再现课文情境。
①猎狗跑在我前面 ②小麻雀被风刮下 ③老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 ④猎狗后退了 3.再读课文,抓特点:
(1)小麻雀怎样弱小?猎狗怎么庞大、厉害?
6 (用……画出有关词语)
板书进行对比。
凭借已创设的情境,通过鲜明的强弱对比,使小麻雀、大猎狗的形象格外鲜明,为理解重点部分作铺垫。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突出对比,进一步渲染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凭借情境引导儿童在热烈的情绪中思考。在这里从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引向故事的结果,启发学生从意外的结果中,关注故事的经过。即引导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
4.配乐默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进一步提问:①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突出“绝望地”)②老麻雀明明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为什么要飞下来? 结合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因为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所以是“安然的”。
7 既然没有危险,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 课文上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是什么力量?(拯救自己的幼儿,保护弱小者,战胜庞然大物)
既然是“强大的力量”就不是轻飘飘地飞下来,是充满着对小麻雀的无限的爱,是准备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所以老麻雀的“飞下来”是很有分量的。课文打了一个比喻“像一块石头似的”,后面的动词是“落”而不是“飞”。
画下表现老麻雀这一形象的词语。
5.齐读四、五自然段,突出下列词语: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 “扎煞起羽毛”“绝望地尖叫” “用自己的身躯掩护”“拯救自己的幼儿” “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不能安然地”“高高的”“没有危险的” “一种强大的力量” 放音乐朗读,启发:
8 这一切,猎狗有没有料到?它被老麻雀突如其来的行动愣住了,惊讶甚至害怕、后退。
6.指名读第六节。
二、总结: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四、指导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救吃
9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但可不可以将“朋友”二字提前呢?(学生微笑着点头)虽然是第二次见面,可我心中早却已有了朋友的感觉。从你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对朋友的笑意。既然是朋友了,那咱们就先聊一聊。告诉大家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我家的窗外,有一片小树林,每天早晨,我都回被一阵悦耳的声音从睡梦中唤醒。有一天,我想办法把这声音录了下来。来,咱们一块来分享一下,听,什么声音?(出示课件:一段悦耳的鸟叫声) 生:是小鸟的叫声。
师: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 生:(只有二、三个学生举手)
师:(微笑)我知道今天在这儿上课,和我们平时上课有很多的不同,在这么多的老师面前发言,而且要说普通话,的确很需要勇气。我转过身去,数一、二、三,勇敢的孩子赶快把手举起来吧。(教师转过身,背对着学生,数一、二、三,转过身来一看,有一、二十名学生把手举了起来。)
生:我见过鸽子。
10 生:我在校园里见过麻雀。
生:我在公园里见过黄鹂鸟。
师:是的,大自然中的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时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是什么? 生:麻雀。
师:对,就是麻雀。(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读的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教师指着板书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再读一次。的确太不起眼了,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那是怎样的故事呢?来,打开书,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好,开始。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倾听,先后在黑板上板书:扎煞嗅绒毛)
师:我刚才听到这两边有几位同学在读这几个词的时候,稍微有点吃力。大家试着读一读。难不难?咱们一块读,每个词读两遍。
生:(读词)
11 师:刚才咱们读了书,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说说它给你的大致的印象? 生:(学生基本将课文内容复述了一遍,教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掉、落、退)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他们中间(出示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的教具,分别放在“掉、落、退”这三个关键词上面,如图所示:)
麻雀 退落掉 师:(指板书)谁能看着他们,用比较简单的话再给大家说说这个故事。
生: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一阵风吹来,一只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猎狗看见了,想吃掉小麻雀。正在这时,老麻雀从树上飞了下来,落在了猎狗的面前。猎狗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往后退。
师:你说得真好!刚才听的时候我的心里都觉得好紧张。同学们,那你们刚才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觉特别紧张、扣人心弦,甚至让你喘不过起来?有吗?
12 生:有,是第四、五自然段。
生:我也认为是第四、五自然段。
生:还有第三自然段也让我感觉特别紧张。
师:看来,咱们的心是相通的。当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觉得好紧张。特别是在读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出示课件: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看来,这两个自然段,咱们非读好它不可,是不是? 生:(微笑着点头)
师:好,让咱们静下心来,仔细默读这两段话。看看,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地方画上横线,还可以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的旁边。试一试,你能行!
生:(自主阅读,一边读一边尝试在书上圈点、做批注)
师:同学们稍停一会儿,我发现这两位同学很会读书。这位同学将自己看到的情景用笔画了下来;这位同学不仅画出了句子,还将自己想到的写在了旁边。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读,好,请继续。
13 生:(学生纷纷拿出笔,在书上圈点、批注)
师:好了吗?可以了吗? 生:(还有四、五位学生仍然埋头写自己的感受)
师:没有写完没有关系,咱们现在换一种方式,把你的所思所想说给大家听,好吗?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谁来说说。
生:(学生纷纷举手)我认为老麻雀非常勇敢,当猎狗要吃小麻雀的时候,它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救小麻雀,它很了不起。
师:说得真好!在你的发言中,你两次提到了那只小麻雀,同学们,那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咱们先把它弄清楚好吗?这可是事情的起因。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特别提到了这只小麻雀? 生:第三自然段。
师:刚才有位同学特别提到过第三自然段让他感觉特别紧张,哦,是你吧。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看到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4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师:是的。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麻雀。
师:对。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孤单无助的小麻雀。
师:“孤单无助”?你看到了什么使你有了这样的感觉? 生:“它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动画展示的是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背景音乐中有风声,和远处传来的犬吠)“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一只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它刚出生不久,多么可爱。可此刻,它又是多么无助、可怜。一起读这段话。
生:(生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咱们回到刚才的话题,是你吧,(教师走到第一个交流的学生面前)在你刚才的发言中,你说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奋不顾身”,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这两段话的哪些字里行间你看到了老麻雀的“奋不顾身”?
15 生:我从这儿看出来的:“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生读的时候,很动情,语音强调了两个“自己的”)
师:“自己的……自己的……”读得好。来,请你上来(教师握着学生的手,把她带到讲台前),你现在站的就是老麻雀站位置,看,你的前面是…….想想,在你的身后是……把你现在急于想说的话告诉我们大家。
生:我看到大猎狗正一步步逼近我的孩子,我不能让它吃了我的孩子,我要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它。
师:你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情景,请你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你现在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就把你现在的感觉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你的感受。还有哪位同学想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老麻雀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生:我从这两段话也感受到老麻雀的母爱。
16 师:(教师若有所思)伟大……母爱……的确如此,那这“伟大的母爱”你从哪些地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呢? 生:“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鸟是会飞的,可这儿却说,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你看到这儿,你怎么想? 生:我觉得它当时飞下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想,很快就飞下来了。
师:你感受到它的速度之快。请你读。(生读句子) 生:我认为老麻雀的心里一定很着急,它想赶快飞下去救自己的孩子。
师:你感受到了它心中的急切。请你读。(生读句子)
师:老麻雀心里为何这么急,它飞下来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当时情况如何? 生:(读)“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7 师:我们读的时候,都感觉好紧张,更何况老麻雀当时正面对着这一切。来咱们合作来读一读这段话。(教师读描写猎狗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师:我刚才见你读到“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时是这样的表情。(教师模仿学生的表情)你为什么这样,你想象“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 生:老麻雀太紧张了,它把全身的羽毛都竖了起来。它张开翅膀,挡在小麻雀的前面。
师:(指着板书)看,猎狗是如此庞大,老麻雀是这么弱小,可是它落在了猎狗的面前,落在孩子的前面,张开翅膀保护着孩子。谁想再读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从这两段话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麻雀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救自己的孩子。
师:你说得太好了!从哪里可以看到它从未放弃? 生:“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18 师:搏斗?(指板书)谁和谁斗?老麻雀用什么和如此庞大的猎狗搏斗? 生:老麻雀用自己锋利的爪子和猎狗斗。
师:程子玲,你坐在第一排,你看,(教师指着猎狗的牙齿)这是什么? 生:锋利的牙齿。
师:(教师指着老麻雀的爪子)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是啊,搏斗就将在他们之间展开。假如这场搏斗会进行,结果会如何? 生:可能都会被猎狗吃掉。
师:是啊,它既没有庞大的身躯,也没有锋利的牙齿,它只能“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的尖叫”;尽管“紧张,浑身发抖”,但它仍“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为什么,为什么,老麻雀呀老麻雀,你是如此弱小,可你哪来这么大...
相关热词搜索: 标签 上册 麻雀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及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及教学实录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