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数字城管系统 建设方案
[二零一七年四月]
目
录
1 1 项目概述
1.1 X XX 县基 本概况 XX 县地处 XX、位于 XX 地区南部,XX 西北。隶属于 XX 市管辖。国土面积 2058 平方公里,辖 4 镇、10 乡、1 个居民办事处、XXX 个行政村。
XXXXXXXXXXXX
1.2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城镇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如土地综合利用、城市整体规划与建设、城市管理、能源供给紧张等等。在这些挑战面前,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已有所局限,必须寻求新的科技和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是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数字地图和单元网格划分为基础,集成基础地理、地理编码、市政及社区服务部件事件的多种数据资源,以城市监管员和市民服务热线为信息收集渠道,以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务“一口受理、统一调度、实时监督”为形式,创建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务综合指挥系统,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构建起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监督和处置新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品位,逐步创建和形成本地特色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借鉴全国各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经验,结合本市城市管理实际,制定本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1.3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工程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建成城市部件事件库、地理编码库、地形数据库等基础资源数据库;完成监督指挥中心大厅的建设并进入试运行;完成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管理机构设置;完成发现问题、派遣任务、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完成建设部要求的 9 大核心基础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和扩展子系统的开发、建成和应用。
1.4 项目建设原则 1 1 、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原则
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
2 2 、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
城市管理面广量大,实现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的高效、敏捷,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流程,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运转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3 3 、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4 4 、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
结合实际情况,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技术数据共用、信息共享。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
5 5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运用先进的技术结合过去的 5 年经验进行新系统建设。
1.5 项目建设依据
CJ/T 213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和编码规则
CJ/T 214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CJ/T 21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
CJ/T 292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
CJ/T 293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
CJ/T 31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
CJ/T 106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
100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
103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1.6 术语和定义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环境,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督管理的一种综合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以及数据交换等 9 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 CJJ/T 106 的规定。
网格 grid:一种地理数据模型,即将地理信息表示成一系列的按行列排列的同一大小的网格单元,每一网格单元由其地理坐标来表示,如 1 平方米或 1 平方公里。
单元网格 basic grid: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所定义的基本管理单位,指在城市的 1/500 或 1/1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
市市政监管工作的需要,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的、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的闭合图形。
2 2 项目需求分析
由于数字城管系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协作,有利政府部门的数据整合与集成,可以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奠定建设的数据基础,同时通过应用驱动带动数字的建设,成为数字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硬件、网络和信息资源,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和城市管理相关的信息资源的的共享。在一个平台的基础上,扩展专业应用系统,如领导督办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业务短信系统等,并与新建的其他业务系统对接,促进“数字”建设。
1
2
2.1 总体需求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和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推进城市进程的内在要求。
第一个方面是促进“大城管”格局的形成。解决多条块协同工作
的问题。城市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是涉及市镇两级多个委办局、专业公司、公共服务机构、镇、村综合体系,需要协调、配合的流程、环节较多,数字化城乡管委做为城市管理的牵头部门,基于已有经验完善城市管理的规范流程,实现市、镇(开发区、市职能部门)、街道(村、镇职能部门、专业公司)三级联动机制。
第二个方面是为城市管理的评价监管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需要解决各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协调层级较多,效率难以提高问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后置问题;联动机制不健全问题;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的设计,以数据说明问题,建立基于数据的评价奖惩措施,是数字城管系统应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
第三个方面是为城市管理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最根本还在于城市管理问题能够及时和主动的得以处置。因此在强化联动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的同时,需要在市容管理、广告管理、快速执法等方面加强监管手段,实现主要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处置。
第四个方面是降低城市管理运营成本。随着国家各项规定的出台,节约执政成本成了国家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每年花费在系统维护和信息采集上成本较高,这其中诚然有管理制度的问题但是系统因为设计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所以通过系统升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
1
1.1
2.2 数据需求分析 数据是本系统的重要业务资源,包括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两部分,基础数据包含基础空间数据和运行支撑数据两部分。
1
2
2.1
2.2
2.2.1 基础空间数据
基础空间数据是反映现场环境的重要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反映,包括基础地形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实景影像数据、部件数据、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
2.2.2 业务数据
业务数据包括案卷数据、综合评价数据、多媒体数据、监督员数据、城市管理部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外网网站数据等。
2.3 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应用系统的设计应完全符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基础模块包括无线采集、监督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地理编码、应用维护、基础数据管理和数据交换。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应充分结合本地城市管理特点,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视频资源,实现城
市管理系统与视频资源的结合应用。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方面的拓展创新,逐步完善扩展子系统全民城管的建设。
基础功能模块
系统
名称
功能模块
基础功能需求
基础
子系统
地理编码
通过地理编码子系统,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
基础数据管理
该子系统主要提供系统管理员管理地理信息所需的数据操作功能
应用维护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
无线数据采集
该子系统是信息采集终端,主要用于实现监督员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巡查过程中向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接受中心的任务指令并反馈。
监督受理
该子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拨打热线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以及 12319 呼叫中心热线受理的问题。
(重点是对
监督受理系统工作范围的说明)
协同工作
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给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各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使用。
监督指挥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大屏幕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可以直观的掌握每个部件、监督员、城市管理问题等个体情况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子系统”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和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实时或定期统计技术,将信息化技术、监督评价的工作模式应用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级城市管理系统间以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扩展系统建设内容
系统
名称
功 能 模块
基础功能需求
备注
扩展防 洪 排涝系统
对易积水地段、道路、河道、桥梁涵洞(立交桥下)、部分市政设施二期
子系 统
等进行实时监控监测及预警,提供防洪预案,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采 集 公司 管 理及 审 核系统
采集公司参加上报问题的初审工作,并对应统计考核指标。
二期
专 项 普查系统
为更好的完成普查任务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开发普查子系统。
二期
业 务 知识系统
知识库能提高操作员的业务办公水平,提供日常使用的惯用语,业务知识、数据等信息能进行快捷查询、检索、更新等工作,为各岗位提供帮助。
二期
领 导 督办 系 统( 领 导通)
移动督办子系统是给相关领导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主要实现对城管业务宏观数据的展示和对城管业务的监督和监控。包括领导督办、今日动态、快速呼出、案件跟踪、统计分析。
二期
处 置 通系统
为了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建二期
立违章建筑信息化数据管理、违章监管系统。
视 频 监控系统
系统实现管理和维护数字城市管理范围内的各视频监控点的信息。并能通过GIS系统来展示和操作个视频监控点,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视频查看、监控管理及视频组管理。
二期
车辆 GPS系统
通过 GPS 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进行调度,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线路规划、越界报警、速度告警、紧急救助、轨迹回放、通信指挥等管理功能。
二期
业 务 短信系统
通过短信设备进行信息收、发的双向传递和交互式传递,包括:案卷到达提醒、催办短信超时提醒等等、群发短信功能。
二期
12319 呼叫系统
整合现有 12319 城管热线和 12345市长热线资源,建设统一的城管热线呼叫中心实现全县城市管理问题的集中受理和综合管理。
(针对9 12319 于监督受理整合,9 12319 是二期
一个话语独立系统)
性能指标需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应用软件系统的总体性能需求如下:
1、容量需求
支持同时 1000 人在线访问查询能力;应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 5s 以内,正常情况下并发访问量应不小于 100。
数据库容量:不小于 2TB
2、响应速度
坐标以及移动终端的事、部件地理信息位置查询和定位时间不超过 5s;
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 20s,呼叫中心接收监督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 10s,呼叫中心向监督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 10s。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接收监督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 30s;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向监督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 10s;
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 2s 以内。
其他需求
1)易用性
提供快速、便捷的输入方式,界面简单易用,菜单安排合理,符合使用习惯,灵活方便的查询方式。
2)可维护性
统一的数据维护模式,管理员能够对数据字典、用户信息、统计参数等信息进行维护,系统部署在服务器端,通过服务器端的升级实现客户应用升级。数据库系统可以进行远程数据维护。
2.4 支撑平台需求分析 硬件平台建设需求...
相关热词搜索: 城管 数字 方案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